夏季,很多家庭常备藿香正气,用来解暑、治感冒之。但是,有的人用了藿香正气见效很快,可谓药到病除;而有的人用了却无效,甚至还有相反的作用。究其原因,就是没有辨证用药。藿香正气虽为非处方药,但也不能乱用,更不是所有夏季的感冒都适用。
中成药组方与证候对应
藿香正气是祛湿类中成药,其方药最原始剂型为藿香正气散,见于《太平惠民合剂局方》。至清代,演变出藿香正气汤、藿香正气药汁丸和藿香正气大蜜丸等剂型;近年来随着制药工艺的不断发展,又出现了藿香正气酊剂、口服液、合剂、胶囊剂、片剂及颗粒剂等剂型。目前市面上出现过的包括散剂、颗粒剂、合剂、胶囊剂、丸剂、酊剂、口服液、软胶囊、滴丸、片剂等10种不同剂型。
此方药由十三味(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炙甘草、苦梗、生姜、大枣)/十味(去生姜、大枣、苦梗)中药组成,具有解表和中、理气化湿的作用,多用来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等,以及暑热头晕和腹泻呕吐等疾病。感冒证属暑月外感、湿阻气机,症见恶寒发热、头身困重疼痛、胸脘满闷、恶心纳呆、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浮缓。
呕吐
证属湿阻气机、逆于中焦,症见呕吐、脘腹胀痛,伴发热恶寒、周身酸困、头身疼痛。
泄泻
证属湿阻气机、阴于下焦,症见泄泻暴作、便下清稀、肠鸣腹痛、脘闷纳呆,伴恶寒发热、周身酸楚。
中暑
证属外感暑湿、气机受阻,症见夏季突然恶寒发热、头晕昏沉、胸脘满闷、恶心欲呕,甚则昏仆、舌苔白厚腻。
剂型选择与服用禁忌
藿香正气方由于处方组成和剂型的不同,其临床应用也不同,使用时应根据病人、病症特点等进行选择。藿香正气方的不同剂型均能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其中咳嗽痰多、胸脘痞满、饮食不消者宜选用散剂,散剂易分散、起效快,适合于老人与小孩;痰热呕吐者宜选用颗粒剂,颗粒剂剂量小、口感较好,服用、携带方便,尤其适合儿童用药,但其成本相对较高;婴幼儿腹胀、腹痛多选用藿香正气合剂,合剂服用剂量小,便于携带和贮藏,也适宜于出差人群使用;丸剂多以原粉入药,服用剂量偏大,小儿服用困难(便秘者宜用蜜丸,糖尿病患者则不宜使用);吞咽困难和害怕药味的患者宜使用藿香正气胶囊剂(软胶囊);驾驶员、从事高空和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者,酒精过敏者、小儿、孕妇及年老体虚者,应慎用藿香正气水(酊剂)而选用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滴丸口服5分钟可快速溶出,可作为急救药品;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者可选用片剂,但儿童及昏迷者不易吞服。
藿香正气方药为非处方药,购买方便,但使用时亦需谨慎。首先要根据病症特点,辨证用药。其次要结合不同剂型特点、适用人群选药。第三,要注意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藿香正气方药中某些剂型使用生半夏,对眼、咽喉、胃肠等黏膜有刺激的毒性(毒性成分草酸钙针晶不溶或难溶于水);尤其藿香正气水中含有大量乙醇,与降血糖药、酶制剂、中枢神经抑制药、甲氧氯普胺片、头孢类、呋喃类抗菌药等都有相互作用。此外,还应注意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饮食宜清淡,且不宜同时服用滋补中药,以免影响疗效的发挥,甚至加重病情。
来源:《健康报》
往期精彩回顾
1、解锁新技能!船山一院召开新科技新项目研讨论证会2、医院清洗救护车被“偷拍”?原因是……3、船山一院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筑牢安全生产防线!4、,看船山一院的花式告白!5、5·12国际护士节丨快看,这是一场天使嘉年华!vlog带你看现场6、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坚守基层初心不变!7、超燃!船山一院抗击疫情纪实宣传片发布8、未病先防!船山一院带您了解偏瘫患者良姿位摆放的重要性编辑:赵鑫
审核:虞航杰
遂宁市医院医院救死扶伤
仁爱济世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