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大腹皮 > 大腹皮炮制方法 > 正文 > 正文

湿热病上焦证治之藿香正气散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8/19 16:57:46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正规的吗 http://www.bdfyy999.com/bdf/

湿热病上焦证治之

藿香正气散

湿邪困表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少汗(湿困肌表,卫阳被郁),头重痛昏蒙(湿性粘滞,困阻清窍),身重疼痛,口淡不渴,胸脘痞闷(湿邪郁阻气机),或见呕恶纳呆,肠鸣泄泻(湿困脾胃,湿浊下注大肠),舌苔白腻,脉濡。

治法:疏散表湿,兼袪里湿

方药:藿香正气散

藿香1,白芷1,苏叶1,桔梗1,大腹皮1,姜半夏1,陈皮1,厚朴1,白术1,茯苓2,炙甘草1,生姜1,大枣1

证型比较

本证与太阳伤寒证均有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痛等证。

太阳伤寒是寒邪束表,又见舌苔薄白,脉浮紧,但无头身沉重之感,治以麻、桂发汗散寒。

藿香正气散证是湿邪困表,又有头身沉重之感,并可见苔白腻,脉濡,及胸脘痞闷,呕恶纳呆。治当辛温芳香之品,以疏散表湿,配燥湿利湿药物,以兼祛里湿。

正气散常用加减

一加减正气散:

藿香1、茯苓2、大腹皮1、厚朴1、杏仁1、陈皮1、神曲1、麦芽1、茵陈1

症状:(脾胃)气机升降失司,脘腹胀,大便不爽。

二加减正气散:

藿香1、茯苓2、厚朴1、陈皮1、防己1、通草1、薏苡仁2

症状:湿邪流注经络,肢体疼痛,胸闷便溏。

三加减正气散:

藿香1、茯苓2、厚朴1、陈皮1、杏仁1、滑石2

症状:湿邪蕴郁中焦,郁而化热。

附:藿朴夏苓汤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身热不扬(湿热合邪,湿遏热伏),午后热甚,面色淡黄,头痛且重,周身沉重,四肢发凉,胸脘痞闷,纳呆不饥,甚或呕恶,口干不欲饮,大便溏滞,小便黄少,舌苔白腻,脉濡。

治法:宣化湿热

方药:藿香1、杏仁1、豆豉1——解表化湿

清半夏1、白豆蔻1、厚朴1——辛开苦降燥湿行气

茯苓2、薏苡仁2、猪苓1、泽泻1——清利湿热

典型病例

总结

藿香正气散:湿邪困表,头身重痛,脘满便溏,舌苔白腻。

藿朴夏苓汤:湿热病,腹泻、发热、呕恶,苔白腻

湿热病“午后身热”,有似阴虚发热,若湿热病误诊为阴虚,投以滋润腻补之剂,滋腻助湿,反使湿邪胶着,故云“润之则病深不解”。

说明:以上医学观点为专家个人意见,不代表天江药业立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afupi.com/pzff/62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大腹皮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