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地理蹊倾情首发编辑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虽免费交流使用,但保留谴责直接拿过去作为自己成果的部分使用者的权利。
导读新启程,新思路。地理蹊不搬运题目,而是分析题目中的解题思路与知识含义。期待您在留言栏内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以共同交流。欢迎 B、乙
C、丙 D、丁
2.果农在寒潮来临前为柑橘穿上了“羽绒服”(塑料薄膜,如右图所示),可有效地防止冻害,下列措施中与“羽绒服”防冻原理最相似的是
A、覆盖地膜
B、燃烧烟幕
C、往桔园里的沟渠灌水
D、往橘树附近空气喷水
垄膜沟植是指在田间起垄开淘,垄上覆盖塑料膜。下图是某地垄膜沟植模式示意囤。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垄膜沟植最主要改善的是
A.水分B.地形
C.热量D.土壤
4.该地最可能位于
A.江西B.山东
C.吉林D.甘肃
内蒙古包头市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施“北菜南薯”战略。固阳县是主要种植区,通过高垄侧播技术,固阳县实现了马铃薯每亩增产多斤。读下图,回答5~6题。
5.固阳县高垄侧播技术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
A.垄更高,更有利于马铃薯充分吸收热量
B.侧播可使每株结的马铃薯量增多
C.侧播可增加马铃薯的种植密度
D.垄高后,会使马铃薯根系不发达,吸收水分能力减弱
6.增产更要增效,固阳县在高垄侧播的基础上,通过选用黑白膜,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关于黑白膜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垄顶覆盖黑膜,阻断光照,抑制光合作用,抑制杂草生长
B.垄侧覆盖白膜,可以保墒保水,不影响光照,促进农作物生长
C.垄顶覆盖黑膜,可以降低地温,增强地力
D.黑膜能避免滴灌带受阳光照射而灼烧损坏
1-6:DAADCC
广东汕头金山中学届高三开学考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墒、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4.新疆伊犁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原理是
A.减弱地面辐射的损失
B.增强大气逆辐射
C.增强太阳辐射的总量
D.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5.山东烟台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最主要的作用是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C.保持土壤水分,减少蒸发
D.保持土壤养分,减少侵蚀流失
AB4.新疆伊犁地区,纬度高,且距离冬季风源地近,春季地温低,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减弱地面辐射从而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的效应,A对。地膜覆盖空间较小,不能增强大气逆辐射,B错。对于太阳辐射总量没有影响,C错。不能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D错。故选A。
5.烟台地区在树下进行地膜覆盖,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光合效率而且可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产品质量,B对。夏季地温较高,不需要提高地温,A错。由于树冠面积大,蒸腾作用强烈,树下覆盖地膜对于土壤水分的保持作用不大,C错。地膜覆盖对于土壤养分的流失没有太大影响,D错。故选B。
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年9月22日讯,千人拥入格尔木草原疯狂盗采野生黑枸杞,超过万亩草场遭到洗劫,事实上黑枸杞是草原上防风固沙的重要植被。野生黑枸杞因含有丰富的天然花青素而成为延缓衰老、预防癌症的天然食品,价格昂贵,被称为名副其实的“软黄金”,主要出产于青海柴达木盆地,该地海拔高气候干旱、生态环境洁净、无污染。我国黑枸杞产业生产主要是野生黑果枸杞的采集和粗加工为主。
材料二:野生黑枸杞是生长在地上的多棘刺灌木,多分枝,枝条坚硬。其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能忍耐38.5℃到-25.6℃的温度,耐干旱,耐盐碱。
材料三:黑枸杞播种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后稍覆细沙及土,然后用塑料地膜覆盖,在再地膜上面全面覆土1.5~2cm,以透不进阳光为宜。
材料四:左图为“我国某区域野生黑枸杞分布图”,右图为“黑枸杞植株图”
试分析播种中用塑料地膜覆盖并在膜上覆土的原因?(6分)
该地区为我过西北内陆,干旱少雨,多晴朗天气(2分),用塑料膜覆盖是为了保持土壤水分(2分),膜上覆土可以有效降低光照强度,减少强光对幼苗的伤害(2分)。
塑膜对农业的弊[选修-环境保护]
在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区,地膜覆盖技术能使农作物产量提高30%左右。2年甘肃省平凉崆峒区地膜用量就达到吨。地膜使用过程中受日照、风化、耕作等因素影响容易破碎,大多废弃于田间。
试分析地膜对北方旱作农业区土壤环境带来的影响。
有利:利于热量的保存,提高土壤温度(3分);减少地面蒸发,改善土壤水分条件(3分)。不利:残留地膜造成土壤污染(2分);进而使土壤肥力下降,不利于植被生长(2分)
关于塑膜的其它图中甲为南昌附近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乙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中()
A.①能量大部分被大气所吸收
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
C.③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
D.④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
2.照片拍摄季节,南昌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大棚。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
A.7—8月,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B.10—11月,阻挡②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12—次年1月,增加③以提高土壤的温度
D.6—7月,增强④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
我国在黄河三角洲打造高效生态经济区,该生态经济区包括山东东营市、滨州市全部及潍坊市、德州市、淄博市、烟台市部分地区,约占山东全省面积的六分之一。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寿光市享有“中国蔬菜之乡”的美誉,是我国冬季蔬菜大棚生产的发源地。该地蔬菜大棚排风口通常设于东西两侧。
3、分析塑料薄膜大棚具有保温作用的原理和寿光大棚排风口不设南北两侧的原因。(6分)
解析:
1.从所给图的信息可知:①表示太阳辐射,大气通过吸收、反射、散射对其进行削弱,其中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被吸收,故A项错误;②是地面逆辐射,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故B项错误;③表示大气逆辐射,弥补地面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保温作用,故C项错误;④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那部分大气辐射,故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D项正确。
2.7—8月,正值南昌市伏旱天气,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覆盖黑色尼龙网,可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从而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的蒸腾,故A项正确;而其他说法均不符合实际,可排除。
3、解析:塑料薄膜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散失,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大棚里,起到了溫室的作用.不在南北两侧设排风口,因为我国是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季风,这样可以避免冷空气从北面侵入,影晌大棚生产的效益。
答案:
原理:塑料薄膜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散失,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大棚里。(4分)
原因:避免冷空气从北面侵入。(2分)
4、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城市郊区出现了大规模草莓种植园地,租地种植的农户大多来自于江浙。下图为大棚草莓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题。
白色地膜透光率较高,而草莓地垄多用黑色地膜覆盖,其优势在于
A.减少水分蒸发B.减轻病虫危害
C.增加土壤肥力D.抑制杂草生长
丹东是全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基地,日光温室草莓栽培成为丹东地区草莓栽培的主要方式。下图甲为东北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日光温室截面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丹东地区使用图示日光温室,前屋面最佳的朝向应是
A.南偏西B.北偏西
C.南偏东D.北偏东
6.许多温室大棚种植草莓使用了黑色地膜(图乙),黑色地膜的作用是
①增加土壤温差②提高复种指数
③减少水肥流失④抑制杂草生长
A.①④B.②③
C.①③D.③④
4-6:DAD
福建泉州届高三二检
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种植中采用“垄覆沟播”技术,该技术在田面起垄,垄面覆膜,沟内播种。图2示意“垄覆沟播”栽培方式,据此完成3~5题。
3.宁夏南部山区种植马铃薯的生长期约五个月,其播种时间是
A.2月B.4月
C.6月D.8月
4.垄面覆膜的主要作用是
A.阻断水分下渗,汇集雨水
B.利于增强光照,提高产量
C.利于增大温差,提高品质
D.减弱土壤侵蚀,保持水土
5.南方旱地作物主要种植于垄上,与宁夏“沟播”明显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B.土壤
C.水分D.热量
BAC
重刊者注:本文系谢皆兵老师旧作,原刊于年2月11日(点击日期查阅)地理蹊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afupi.com/pzff/6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