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起源于印度,印度与东南亚各国高温高湿的生存条件使佛教与热带丛林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热带雨林文化。佛教的“五树六花”是这种文化的典型代表。据佛经介绍,佛主释迦牟尼的一生的几个关键时刻都与植物连在一起:他降生在他外婆家花园里的一株无忧花树下,成佛于一株菩提树下和圆寂于两株娑罗双树下。这样,佛教便与植物结下了不解之缘。
END五树槟榔:槟榔是槟榔科植物,其果实是佛教供奉时不可或少的圣品。槟榔为热带雨林植物,树形高大挺拔。菩提树:菩提树为桑科植物,又别名越智慧树。据说佛祖就是在菩提树下修行时顿开了一切智慧,佛教之人视菩提树为珍贵之宝。(引申: 禅宗六祖慧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高山榕:高山榕也称为高榕或者大青树,是桑科植物。高榕生性强劲,果实直接生长于茎枝上。(比如说我们的省树以及鹭江道上的图片中的这种橡皮树)贝叶棕:贝叶棕为棕榈科多年生常绿植物。贝叶棕的木材过百年都不会腐朽,在古代,人们就是把经文刻在贝叶棕的叶片上的,也就是著名的贝叶经。糖棕:糖棕也称为砂糖椰子。人们喜欢用小刀刻划花序,然后花序汁就会顺着刀子流向桶里,其汁液十分甜,像砂糖一般。一个花序可以产出4小桶甜汁液。六花荷花荷花又称为莲花,水芙蓉,是睡莲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荷花自古受国人喜爱,周敦颐更是著名的爱荷花之人,《爱莲说》中有如此一句形容荷花之优雅: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文殊兰文殊兰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植物在华南地区很常见,经常作为公园里的植物或者学校里的绿化植物。文殊兰生性强劲,容易栽培,而且文殊兰的观赏价值较高,叶片肥大,花姿优雅,十分适合作为园林绿化植物。黄姜花黄姜花是姜科植物,花期为8月份到9月份,花开有淡淡的香味,十分迷人。成熟的黄姜花高度在1米8左右。鸡蛋花鸡蛋花是夹竹桃科多年生植物。鸡蛋花在华南地区也是很常见的,无论是街道,公园,学校,甚至大厦楼下的小花园也可以看见其身影。鸡蛋花是很香的,并且树形优雅,因此有不少鸡蛋花爱好者。缅桂花缅桂花就是白兰花,是木兰科的落叶灌木,夏天为其花期,花香浓郁,在离树30,40米也可以闻到其香气。有些人甚至会买一些鲜摘下来的白兰花放于家中,使其家中布满香气。(在海天堂构背后上音乐学校的那个巷子口就有几棵超大的)地涌金莲地涌金莲为芭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花像是从地面涌出来的金色莲花,故美名曰地涌金莲。地涌金莲在傣族人的心目中是善良的化身,惩恶的象征。据说佛祖刚诞生之时,每走一步都会涌出金色莲花,而那就是地涌金莲。(还记得,几年前,第一次看到是在泉州开元寺的大雄宝殿里,超级汗颜的是,当时客人问我的品名的时候,非常严肃的说,这个的学名忘了,不过我们本地人叫"##**反正是现编了个名儿,然后一转到正面,发现那上面挂一小牌'地涌金莲',那个心虚啊...)以个这些是基本教义中的'五树六花'了,而现实中,一般是泛指,比如说在介绍南普陀寺门口的木棉,南洋杉等也可说其是'五树六花'之一...木 棉(禅宗的木棉袈裟就是取其棉絮纺织而成的)
南洋杉
(香)樟 树
导游论坛紫儿宝贝帖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