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家的院子里生长着一片繁茂的植物。每当夏秋季节,它们会绽放出洁白如雪的花朵,形成总状花序,而浆果则在成熟时变为紫黑色,球形可爱。那时,我并不知道这种植物的真正价值,只是觉得它与众不同,或许是一种珍贵的药材。后来,我翻阅了中药书籍,才得知这种植物竟是消肿的灵药,名为商陆,又称见肿消。
在《药性赋》中,商陆被简明扼要地记录为“商陆治肿”,四个字便道出了其主要的药用功效。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则详细记载了一个治疗肿满和小便不利的方子,将商陆捣烂后加入麝香三分,再贴在脐心位置,用布条束紧,待小便通畅后便可消肿。在中药领域,商陆被普遍认为是味苦性寒的草药,它有毒性,但能够归入肺、脾、肾、大肠经。商陆具有逐水消肿和通利二便的作用,同时,它也可以外用以解毒散结。这种草药适用于治疗水肿胀满、二便不通以及痈肿疮毒等症状。内服时,常规推荐用量为3~9克;而外用则可适量煎汤熏洗或使用鲜品捣烂后敷在患处。但需特别提醒,孕妇应避免使用商陆。
那么,商陆主要治疗哪些类型的肿呢?它擅长治疗水肿、气肿以及肠痈肿。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个治疗水气肿满的方子。这个方子需要生商陆、赤小豆和一条鲫鱼。首先,将商陆切成细末,与赤小豆用棉布包裹好并扎紧备用。然后,处理鲫鱼,去除其肠杂但保留鱼鳞,将包裹好的药物放入鱼肚中,再放入锅中煮。待豆子煮烂后,便可空腹食用豆子并喝汤。但商陆在消肿方面的卓越表现,无疑体现在疏凿饮子这一经典方剂上。该方能治疗因水湿壅盛导致的遍身肿满、喘呼气急、烦躁口渴以及二便不利等症状。具体来说,需要泽泻12克、炒赤小豆15克、商陆6克、羌活9克、大腹皮15克、椒目9克、木通12克、秦艽9克、槟榔9克以及茯苓皮30克,煎煮后服用即可。此外,商陆在疮痈肿痛的治疗上也表现出色。例如,对于坚硬如石且不作脓的石痈,可以采用生商陆根捣烂后外敷,并适时更换,直至石痈变软。对于疮伤水毒,则可用商陆根捣烂后炒热,用布包裹趁热熨患处,待冷却后更换。而对于一切肿毒,则可用商陆根与少许食盐捣烂后外敷,并每隔一天换药一次。此外,商陆对于产后血块引发的腹痛难忍症状也有显著疗效。治疗时,可取商陆、炒当归各3克,搭配紫葳、蒲黄各30克,将这些药材捣碎成粉末,空腹时用温酒送服2~3克。同时,商陆还能缓解湿气过重导致的脚软无力问题。具体方法是:将商陆根切成小颗粒,先煮至熟透,再与绿豆一同煮粥,每日食用一次。
然而,商陆的真正价值在于其逐水消肿、疏通二便、解毒散结的功效。李时珍曾指出商陆的特性是“其性下行,专于行水”,而邹澍则认为商陆的功效在于“决壅导塞,不在行水疏利”。尽管观点有所不同,但两者都认同商陆在消肿方面的独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