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中医专家罗大伦博士却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如果能在外感病初期进行干预,很多人就不会感冒了。
但不同的人患外感后,表现出的症状也有所不同,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藿香正气适合治疗哪种外感。
雾霾与山岚瘴气有类似之处现在大部分城市的空气质量都不是很理想,雾霾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这时候,我们就特别容易出现呼吸系统的问题。
这个方子,历史悠久,是宋朝《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收录的方子。当年医院把最有效的方子都搜集起来,印成书籍,刊行天下。这才使得这个方子广为流传。
古人除了会用此方来治疗伤寒之证外,还特别指出,此方可以治疗山岚瘴气引起的外感疾病。我认为,现在的雾霾与山岚瘴气有类似之处。
如果分析雾霾的构成,您会发现特别复杂。雾霾里既有湿气,又有各种有害颗粒;有害颗粒与水湿之气结合就形成了雾霾。水湿之气是载体,与有害颗粒物结合后,水湿之气更不容易散去,成了规模,遮天蔽日,整日不散。
那为何此方会对这种不正之气有清除的作用呢?
在《成方便读》里,古人是这么论述的:
夫四时不正之气,与岚瘴疟疾等证,无不皆有中气不足者,方能受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不正之气为何能侵袭人体呢?一定是因为自身的中气不足。
而中虚之人,每多痰滞,然后无形之气,挟有形之痰,互结为患。
所以,中气不足之人,一定会有痰湿,然后外界的邪气会与痰湿结合,使人患病。
此外,当外环境中的湿气重时,体内湿气重的人就更容易发病。所以中气不足、痰湿重的人,在山岚瘴气的环境中更容易发病。
故此方以白术、甘草补土建中者,即以半夏、陈皮、茯苓化痰除湿继之。但不正之气,从口鼻而入者居多,故复以桔梗之宣肺,厚朴之平胃,以鼻通于肺,而口达乎胃也。藿香、紫苏、白芷,皆为芳香辛散之品,俱能发表宣里,辟恶祛邪;大腹皮独入脾胃,行水散满,破气宽中;加姜、枣以和营卫致津液,和中达表,如是则邪有不退气有不正者哉?
这个方子里,我们看不到清热解毒的药物,但却有很多醒脾祛湿的药物。这就是古人聪明的地方,只要把痰湿化掉,让外邪无所依靠,病邪自然就散去了。
《医方集解》里,是这样评价这个方子的:
此手太阴足阳明药也。藿香辛温,理气和中,辟恶止呕,兼治表里为君;苏、芷、桔梗,散寒利膈,佐之以发表邪;厚朴、大腹行水消满,橘皮、半夏散逆除痰,佐之以疏里滞;苓、术、甘草益脾祛湿,以辅正气为臣、使也。正气通畅,则邪逆自除矣。
现在如果有人患了感冒,我都会建议他在服用小柴胡颗粒、抗病毒口服液,或者双黄连口服液等中成药的同时,配合服用藿香正气。
如何选择藿香正气的剂型藿香正气的剂型比较多,我们该选用哪种呢?
如果头痛、呕吐的症状明显,可以使用藿香正气水;如果腹泻、腹痛的症状明显的话,可以服用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胶囊对这两种情况都适用。
如果患了外感,并没有出现呕吐、头疼、腹泻等症状,但舌苔满布,色白厚腻,同时最近的天气有雾霾的话,我也建议加服藿香正气。
这个方子原本的服用方法是“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热服”。但生姜和大枣在不同的医书中用量不同,基本是生姜三到五片、大枣一两枚。
古人加姜、枣,是为了“和营卫致津液,和中达表”,现在的中成药中没有这两味药,所以治疗效果也略有削减。
罗博士建议您在服用此药时,可以用三五片生姜和两枚大枣熬水,送服药丸;如果是藿香正气水,可以兑入姜枣水后服用。用这种方法服用此药后,会感觉身体暖暖的,甚至服药后会微微出汗,效果完全不同。
家长可以在孩子睡前用棉球蘸取藿香正气水,滴在肚脐处,并用创可贴覆盖,一夜过后,就会看到效果。
如果用生姜片烧水,然后把藿香正气水兑入其中,调和水温,用来泡脚,也会起到同样的作用。
藿香正气被制成了各种剂型,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但由于各个地区气候特点不同、每个人的体质也不同,中医用药讲究辨证,如果您不清楚自己的病情,还是要让附近的医生帮忙分析一下。
以上内容选自《家庭抗外感指南:不易感,不侵邪,不招毒》,部分图片来源于摄图网,由北京紫图图书出品并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以上版权信息。
微店分销招募令
私域流量风口,分享创造财富!自己买书省钱,分享好书赚钱,一举两得!
?如果你热爱图书,梦想开一家自己的书店;
?如果你是宝妈、即将毕业的学生、创业者、待业者或想拥有一份简单的兼职;
?如果你担心没有库房,不能发货,没有时间处理售后问题……
加入我们吧,做我们的微店分销商,分销紫图出版的产品,这些问题一步解决。
不管你是想做单品秒杀,还是限时团购,或者全店商品分销,全部可以实现。
出版方直供,正版低价,形式灵活。
添加紫图小编为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afupi.com/rybw/6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