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配伍应用一得
作者/刘燮明
临证凡风寒表实、咳喘、水肿、风湿痹痛、阴疽诸症不分季节均可在相应方药中加用麻黄。个人浅见,以上诸症只要掌握舌不干红、苔不光剥、身无汗出三要点即可放心使用。
舌不干红者是无热伤津液之象;苔不光剥者是无阴虚血少之虑;身无汗出是表实可汗之证,故但用无妨。
用量上,余常用小量递增法,使药至病所,令微汗出,病退而止,颇为稳当。
曾遇杨某,女,32岁。
时值7月炎暑,淋证复发,小便淋涩疼痛,头面虚浮,四肢发紧。用八正散后小便增加,尿痛减轻,余症未愈。复因外感而畏风鼻塞、身痛困顿,苔薄黄,脉细。
诊为风水相搏,投麻黄汤合五皮饮加减:麻黄5~10g,桂枝、杏仁、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连翘、生甘草各10g,白术、陈皮各15g。连进7剂,溲畅痛止,身和肿消。
又治刘某,男,35岁。
仲夏之时,臂部多发疖子,硬肿无头,此起彼伏,曾开数刀及肌注青霉素、链霉素等未能控制,查局部肤色暗红,硬肿而不灼手。切开处亦少见脓汁,身无汗出,苔白脉弦。
余诊为阴疽,投以阳和汤加减:麻黄、桂枝各10g,白芥子9g,干姜6g,鹿角霜20g,红藤20g。上方共进12剂后,疖肿渐消。
以上两例,均发病于暑夏炎热之时,均用麻黄且加用桂枝等辛温之品而未见大汗出。可见用之得当,疗效确切,极少不良反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有故无殒”之言,验之临床,信而有征。
完
推荐阅读:
中医减肥首选——半夏泻心汤
夏季皮肤损伤,试试中医
炎炎夏日来碗清暑益气汤
炎炎夏日来碗清暑益气汤
便秘屡通不应,可用塞法!
I版权声明:摘自《南方医话》,北京科技出版社出版,作者/刘燮明。编辑/青立。校对/王珓、杨叶蓓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I友情提醒:内容仅用于分享和研究参考,具体请咨询执业医师。I免费课堂:线上中医课堂、投稿与合作,请加大医济世良医济民
凤凰中医传媒投稿合作
↙阅读原文走近中医丨传播中医点亮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