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湖脉诀
缓脉阿阿四至通,柳梢袅袅颭清风
欲从脉里求神气,只在从容和缓中
定义缓脉,比迟脉快一些,但不能达到一呼一吸四至半,而是四至比正常人的脉搏少半至。按照一分钟呼吸的频率(16~20次)计算,缓脉的脉数是(64~80次),但在临床上对齐定义并不止是脉数或者不重在至数,而是脉象轻舒和缓,从容有神。缓脉常出现在正常人,所以临床上还要参考其他三诊来定其是否为病,以及病性。
主要与迟脉和结脉鉴别
迟脉:迟脉是一呼一吸三至,每分钟脉跳五十次上下,一般主正气不足一类的疾病。结脉:结脉是在迟缓的基础上,再加一个停跳,停止后又有跳动,与迟脉、缓脉全不同。
主病濒湖脉诀
缓脉营衰卫有余,或风或湿或脾虚
上为项强下痿痹,分别浮沉大小区
寸缓风邪项背拘,关为风眩胃家虚
神门濡泄或风秘,或者蹒跚足力迂
萧通吾脉诀
左寸脉缓心气虚,心悸气短项背拘
左关脉缓多头晕,肝虚血少经不行
左尺脉缓肾气虚,尿频腰困精神疲
右寸脉缓气不足,背困肢麻皮不仁
右关脉缓脾湿盛,头身重困不欲饮
右尺脉缓下焦冷,肠鸣泄泻下肢肿
营虚卫强:太阳中风脉浮缓,为风伤卫,卫强营弱,营卫不和。寒为阴邪,阴盛则脉拘急而为紧;风为阳邪,阳盛而脉弛纵,故脉缓。其缓也,因气血受风阳之鼓动,故缓而兼浮。
脾虚湿盛:湿性濡,湿盛可令经脉弛张,故脉缓。湿有内外之分,然皆以脾胃为重心。湿邪外受,必有内湿相合。外湿内湿虽然有别,但又密切相关,均可致脉缓。湿盛者,脉缓且软;脾虚者,脉缓而无力。以脾湿生化不足,气血皆虚,其行徐缓,鼓搏不力,故脉缓。如《诊家枢要》曰:“缓以气血向衰,故脉体徐缓尔。”
方脉学习是从伤寒入手的,我发现掌握了伤寒条文与方证,把六经提纲与方也烂熟于心,也遍读名家注解,写下了一千页的笔记,许多常见病总能迎刃而解,于是万方皆下品,唯有伤寒高。
直到我接诊一位患者,那是一个雨水很多却闷热异常的暑假,患者主证是:发热身微痛,体表有汗,胸脘痞闷,大便溏不爽,舌苔淡黄微腻,脉缓。我一看,发热有汗,脉缓,这不是桂枝汤证嘛,来个原方原量,再加点厚朴枳实通通便,喝完药再喝点稀粥盖个被子,肯定也能药到病除。
我把方子递给父亲过目时,老爸说温病是不是没有好好读?我先是一愣,然后就开始背太阳中风的条文,心想没错啊。老爸说再摸摸脉,这不是浮缓,是濡而缓。病在脾有湿,而不是太阳中风,再看舌苔,已经黄而腻了,是湿热阻于中焦。再看他的热势定为缠绵,汗出热退,而后会再次发热。患者在旁边练练点头说,是的,每次出点汗就舒服,但是不久又热起来,已经半个多月。吃了许多药都不管用,经人介绍来看诊的,说着拿起被子喝了一小口水,润了润嘴巴。
那天门诊人不多,老爸先让我给患者扎上健脾利湿退热的针,而后给我进行了细细的讲解:
根据脉证,这是个中焦湿热裹结的症候,发热是湿热相蒸所致。身痛乃因湿邪阻于肌肉经络之间,气血运行不畅。热蒸湿动,就会汗出,热邪随汗出而有外达,因此汗出热就退。然湿浊黏滞,不得一汗而泄,而热蕴湿中,湿不祛则热不清,故其热继而又起。热盛则口渴,然里有湿停,所以虽渴但每次喝水只是一点点。湿阻气机,所以胸脘痞闷。湿热下注大肠,可致便溏,然湿热胶着,黏滞难下,就会便溏不爽。你按压他的阴陵泉,尺泽都是痛的,连同脾俞肺俞都有热感是不是?
所以虽然有:身痛,汗出,脉缓,有似太阳中风,但脉虽缓而不浮,且舌苔滑腻,不能用桂枝汤,如果以中风法治,就会助其热。大便不爽就攻下,会伤脾胃阳气,导致腹泻不止。
治疗这类湿热病要很仔细,单纯苦寒药清热,则湿不能祛,反易冰伏;单纯用温燥药燥湿,则又易助热,二者皆非所宜。治疗当以通阳利小便为法,化湿清热并施,两解胶着之邪。
用《温病条辨》的黄芩滑石汤更合适,你看黄芩清热燥湿。滑石清热利湿。茯苓皮、通草、猪苓淡渗利湿。大腹皮燥湿行气,使气行则湿易祛。白蔻仁辛温芳香,有醒脾胃,开湿郁之功。诸药相配,化湿清热,宣通气机,气机通畅,则胶着之邪可分消而解。正如吴鞠通所说:“共成宣气利小便之功,气化则湿化,小便利则火腑通而热自清矣”。
伤寒与温病没有任何冲突,针灸与方脉也可以结合,关键是,你的功夫下的够不够深,心里有没有偏见。
医案
案例57太阳中风咳喘患者,女,9岁,夙有喘疾,以往余曾多次中医外治调整痊愈。昨玩耍汗出,感受风寒,入夜咳嗽有痰,尚未喘,阵微汗出恶风,体温37.3℃,不欲食、神态倦,便较干。
脉浮缓,沉取弦
淡红舌,苔中稍厚
针:
风池,四缝速刺
丰隆,列缺留针,
肺俞,脾俞,点按
针后体温退,咳有缓解
辩证
太阳中风,肺失宣降。
治法
解肌发汗,宣降肺气。
方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减三剂愈
案例58脾虚癃闭案
患者男62岁,素有前列腺炎,小便不畅,自服中成药总能缓解,近一个月月来外出旅行饮食不习惯,休息不好,回来后出现小便不利,服用利尿之药也无显效。来诊:体重酸沉,身倦乏力,胸中满闷,少腹胀满,渴不欲饮。
舌体胖嫩,舌苔滑润,
脉象缓弱。
针
太渊,太白,中脘行补法
阴陵泉子午捣臼,
八髎飞经走气到会阴
起针,如厕通畅
辩证
脾虚气化不利
处方
补中益气合五苓散
服药一周复诊痊愈
案例59腹痛吐泻案患者48岁,夜宿瓜棚,天热汗出甚多,吃瓜半个,时逢凌晨大雨,未加衣被,突发腹痛,吐泻,来诊时伴有胸闷。舌苔白腻脉弦滑沉取无力针神阙下针行气痛大减天枢,足三里虚搓泻止内关,公孙,留针吐止命门脾俞艾灸痛消起针脉转为沉缓辩证:寒湿客脾寒湿内阻,故见脉缓湿阻气机,故胸部闷满而痞塞不畅脾阳不振,又受湿浊内侵,太阴运化失灵,升降失常,故吐泄发作阳虚失煦,筋脉拘急,则腹痛发作处方:缩脾饮
以草果仁温脾之寒
干葛、白扁豆以升阳扶土
乌梅、甘草酸甘化阴
加缩砂仁以快气缓痛
啃个硬骨头—讲脉
小宝说脉——写在前面
小宝说脉第一讲
小宝说脉第二讲
小宝说脉第三讲
小宝说脉第四讲—浮脉上
小宝说脉第五讲—浮脉下
小宝说脉第六讲—沉脉
小宝说脉第七讲—迟脉
小宝说脉第八讲—数脉
小宝说脉第九讲—虚脉
小宝说脉第十讲—实脉
小宝说脉第十一讲~滑脉小宝说脉第十二讲~涩脉
小宝说脉之八祖脉——教学视频
小宝说脉第十三讲—长脉
小宝说脉第十四讲—短脉
小宝说脉第十五讲—洪脉
小宝说脉第十六讲—微脉
小宝说脉第十七讲—细脉
小宝说脉第十八讲—濡脉小宝说脉第十九讲—紧脉
小宝说脉第二十讲—弱脉
小宝说脉第二十一讲—弦脉
针灸文章
针灸文章篇
小宝卖瓜
小宝百斤减肥经验
记忆中的药香
味道
秋日暖阳—沉檀醒鼻香
且把隽永做深情—玉肤皂
小宝杂货铺~~好评榜
百宝小朱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afupi.com/xgls/11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