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段落-----
上卷
感染时据细菌培养和药敏选用无肾毒性抗菌药。
②多尿期:重点仍为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控制氮质血症,治疗原发病和防止并发症。
③恢复期:无特殊处理,定期复查肾功能,免用肾毒性药物。
(2)中医药治疗。
①肺热气壅:眼睑先肿、继及肢体全身,小便短赤,甚则尿闭,恶心呕吐,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治宜清泄肺热、宣通水道。
方药:麻黄、杏仁、苏叶、陈皮各10克,石膏、大腹皮、茯苓皮、桑白皮、冬瓜皮各20克,赤小豆、白茅根、益母草各30克。
②下焦湿热:小便点滴涩滞,刺痛灼热,口苦而粘,恶心呕吐,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通闭。
方药:知母、黄柏、扁蓄、瞿麦、滑石、栀子、泽泻各12克,肉桂、通草各10克,茯苓、猪苓、车前子各15克,甘草6克。
③瘀水互结:尿少尿闭,头昏头痛,心悸气短,恶心呕吐,水肿腹胀。治宜活血通络利水。
「点击超链接,阅读全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