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暑,大家再熟悉不过了,每到夏季,许多人身边都会备一点祛暑中成药,但暑热病有不同类型,你真的用对了吗?
中暑,主要发生在暑热季节、高温或高湿环境下,夏季发病率高,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
中医认为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升散,其伤人体,多出现阳热症状,如壮热、面赤等,且易耗气伤津。另外,暑季气候炎热、多潮湿,热蒸腾水湿,使空气中湿度增加,故而暑邪多兼挟湿邪,湿邪侵犯机体一般可致泄泻、呕吐、腹痛等症状。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将中暑分为多种不同证型:夏季乘凉饮冷,感受寒湿(阴暑证);夏季感受暑热(阳暑证);暑湿证;暑热所致气津两伤。所以应根据不同病证合理应用。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祛暑中成药。
六一散
组成:滑石粉、甘草
功效:清暑利湿
主治:暑湿、痱子。用于感受暑湿之邪所致发热、身倦、口渴、泄泻、痱子。(属于阳暑兼有湿邪)
注意事项:小便清长者及孕妇慎用。
藿香正气水组成:广藿香紫苏叶白芷苍术厚朴大腹皮白术茯苓陈皮半夏
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呕吐、泄泻,中暑。(阴暑)
1、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身困重疼痛,恶心纳呆,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浮缓。
2、呕吐湿阻中焦所致。症见呕吐,脘腹胀痛,伴周身酸困,头身疼痛。
3、泄泻湿阻气机所致。症见泄泻,便下清稀,肠鸣,腹痛。
4、中暑症见头晕昏沉,恶心欲呕。
注意事项:风热感冒、孕妇慎用。本品含有酒精,驾驶员应注意。
本品还有颗粒剂、片剂、胶囊等剂型。
甘露消毒丸
功效:芳香化湿清热解毒
应用:暑湿蕴结所致湿温。症见身热肢酸,咽痛,尿赤,舌苔黄腻。(属于暑湿证)
使用注意:寒湿内阻者慎用,孕妇忌用。(本品为处方药)
六合定中丸组成:广藿香、紫苏叶、香薷、木香、枳壳、檀香、厚朴、陈皮、茯苓甘草、木瓜、六神曲、炒山楂、白扁豆、山楂、六神曲、麦芽、炒稻芽
功效:祛暑除湿,和中消食。
主治:寒湿饮食停滞所致泄泻、食积、胃痛。
1、泄泻内伤湿滞,外感风寒所致。
2、食积、胃痛。脾胃寒湿,饮食不消化所致。症见胃脘部饱胀不适,呃逆,疼痛,不欲饮食,大便溏薄。
使用注意:湿热泄泻、实热积滞胃痛者慎用。
保济丸功效:解表、祛湿、和中
主治:用于暑湿感冒。症见发热头痛,腹痛泄泻,恶心呕吐,肠胃不适;还可用于晕车晕船。
使用注意:外感燥热者不宜服用。
伍十滴水樟脑干姜小茴香组成:樟脑、干姜、大黄、小茴香、肉桂、辣椒、桉油
功效主治:清热祛暑,健胃,止呕。用于中暑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
使用注意:孕妇忌服。本品含有酒精,驾驶员和高空作业者慎用。
总结:应根据主要症状和病因选用对应的主治药品
A、若症见发热、口渴、咽痛、小便黄,则可选用六一散。
B、症见暑湿所致发热头痛、腹泻、肠胃不适,宜选用保济丸;若中暑引起的头晕、恶心呕吐较重,可用十滴水。
C、症见外感风寒,内有湿滞所致恶寒发热、头晕倦怠、泄泻、腹痛,则可用藿香正气水;若因夏季乘凉饮冷,感受寒湿,饮食过度所致恶寒发热、腹胀胃痛、食欲不振,可用六合定中丸。
贴心提示:上述中成药除甘露消毒丸外,其余均为非处方药,请在执业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按照药品说明书和适应症合理使用。且服用上述药物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