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中医里,人体是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的,精、气、形、神。
它们构成了人体健康的基本要素,维持人体“正常”运作时的平衡状态。
“正常”的概念,并非指“完美”的平衡状态,而是人体处于不受邪过度干扰的相对平衡状态。形:物理意义上的人体。精:关乎遗传因素以及与生俱来的潜能以及平衡健康的生活状态,能帮助保养精气,健康长寿。实际上,精是形、气、神的基础。气:人体能量与外在环境、空气、食物、生活节奏等有关;也和人文社会的相互作用有关,与内在情志有很大的关系。现代教科书提到人体的气主要源自三方面:肾气、胃气、肺气。事实上,这只是一个术语的问题,有很多不同的“气”,如元气、真气、宗气、正气、病气、中气、清气、谷气、营气、卫气、肾气、脾气、胃气、肺气、肝气、胆气等,用来指示不同的功能分类和能量来源。本质上,万事万物与人体,可以看作是能量(气)的不同形式,是各种能量的交换。在中医里称为“气交”或“交感”,它时时刻刻在所有的时空里发生着。神:包括两方面:先天:直觉、本性和躯体生物本能。后天:心智活动、思维、判断、逻辑、经验。以上四个层面,形体承载精气神,精化生气,气化生神,而神的统摄又对精与气产生影响。形与精气神,是活着的人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任何一方面受损都会生病,如果两者分离则死亡。人有三焦,指人体上、中、下部位,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合称。三焦并非是一个独立的脏腑器官,而是用以划分人体部位及内脏的特殊概念。上焦包括心、肺和头面部;中焦包括脾、胃;下焦包括大小肠、肝、肾、膀胱等。三焦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上焦主宣发卫气、布散水谷精微和津液;中焦具有消化、吸收并输布水谷精微和津液,化生气血的作用;下焦主要有排泄糟粕和尿液的作用。人体元气是通过三焦而到达五脏六腑和全身各处的,元气是人体最根本的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中焦的中气,常常被称为“后天之气”“脾胃之气”或“胃气”。下焦的元气,常常被称为“肾气”“先天之气”或者“精”。“精”,实际上是元气的主要来源。在“气的银行”里,下焦的精化生元气,可以看作是我们的原始资本;而中气就像现金流,每天我们摄取饮食,补充中气,就像在持续供应每日所用的现金。如果脾胃中气受伤,不足以供应每天的现金流就会不得不提取资本一一下焦的元气,来维持日常的生命活动。长此以往元气就会渐渐消耗,我们的生命之源--涵藏态的“精”也会不足。所以保护脾胃是非常关键的。现在的人吧,十人九胃(病),从根本上就已经损伤了,那么出现失眠,出现乏力,出现头晕的症状,很奇怪吗?其实不管是焦虑症、抑郁症、植物神经紊乱,还是各种疾病,现在大多数的治疗是从调理脾胃下手的。如果连供给能量的来源都沦陷了,车子还想跑得快,做不到呀。中焦虚的时候,会出现食欲不佳、大便稀溏或者腹泻、寒凉生冷不能食用、肌肉松弛、皮肤无光泽等等表现。刚开始从舌苔上不一定能看出来,但如果长期不足,舌体会呈现胖大、松弛的现象。胃气不足则消化功能阻滞、三焦运化不足,所以舌苔会发白、厚腻不干净,中焦湿滞则伴有齿痕。如果中焦郁滞,运化不畅,可能会出现食欲过盛、贪食寒凉、便秘、排气多,口腔可能出现炎症、异味,面部长痘。这都是提示中焦有火的表现,舌苔又黄又腻。这只是举例,不能仅靠症状诊断虚实,像腹胀、便秘、腹泻、口腔溃疡等表现,虚证、实证都有可能出现。真不能头疼治头,脚痛治脚。调理胃气时,可用微苦微辛或有芳香气息的药物。辛则开,苦则降,这是中焦脾胃升降运化和传输所需要的能量方向,用“微”而非“强”,是保证药性既不过于向外开散,也不过于向下降泄。这两者都可能导致“药过其位、过于开泄而伤正气”。用来调治中焦气分层次的汤药,通常不会是颜色很深、味道很重、稠厚而带有强烈气味的。出汗、大小便就能评估三焦状态?中焦胃气不足的时候,可以用上白术、获苓、陈皮等物。但如果患者很虚弱,那就用上党参、黄芪、人参之类的。那生了寒呢?用些干姜、熟附子是不是好一些呢?如果便溏?用上莲子、扁豆等药。这些都是些补充、建固中焦的药材。如果中焦实际的有些郁的情况,流通运化不利,那就是实证了。便秘,可用大腹皮、厚朴;舌苔厚腻,有口臭,可用大黄。气分有热,可用石膏或滑石。有人以为这类药会伤胃气,这就得在用量的把控上下功夫了,大部分金石药没有味道,酌量“取其气”,不会损害脾胃。三焦的状态是很重要的,这关乎到病的层次、阴阳、虚实、病机的方向。通过观察出汗、大小便的情况也可以观察到三焦运行与排邪的方向。出汗则提示上焦是否通畅,表气是否通达,也提示气机向上向外,邪气或多余的能量由上焦以汗液排出。大便则提示中焦是否通畅,中气是否正常,也提示气机向下向外,邪气或多余的能量经由中焦从大便排出。小便则提示下焦是否通畅,元气在三焦的运行是否通畅,也提示气机向下向外,邪气或多余的能量经由下焦从小便排出。通畅是好事,但不能过度。三焦是一个整体,能量充满于外周到中央,支持推动着身体的所有功能,如同一个接收、转化、加热、运输的工厂,将营气和卫气通过大小经络系统输送至周身,并排泄废物。百病从气生,打通三焦经,气顺百病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