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能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以泻下通便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本类药为沉降之品,主归大肠经。主要具有泻下通便作用,以排除胃肠积滞和燥屎等。或有清热泻火,使实热壅滞之邪通过泻下而清解;或有逐水退肿,使水湿停饮随大小便排除,达到去除停饮,消退水肿的目的。部分药还兼有解毒,活血祛瘀等作用。
泻下药主要适用于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实热内结及水肿停饮等里实证。部分药还可用于疮痈肿毒及瘀血证。使用泻下药中的攻下药、峻下逐水药时,因其作用峻猛,或具有毒性,易伤正气及脾胃,故年老体虚、脾胃虚弱者当慎用;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应当忌用。应用作用较强的泻下药时,当奏效即止,切勿过剂,以免损伤胃气。应用作用峻猛而有毒性的泻下药时,一定要严格炮制法度,控制用量,避免中毒现象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根据泻下药作用强弱的不同,可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及峻下逐水药。
“润下药
”本类药物多为植物种子和种仁,富含油脂,味甘质润,多入脾、大肠经,能润滑大肠,促使排便而不致峻泻。适用于年老津枯、产后血虚、热病伤津及失血等所致的肠燥便秘。
“火麻仁
”最早记录于《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种子。气微,味淡。以种仁色乳白者为佳。生用或炒用,用时打碎。
甘,平。归脾、胃、大肠经。
润肠通便。
血虚津亏,肠燥便秘
本品甘平,质润多脂,能润肠通便,且又兼有滋养补虚作用。适用于老人、产妇、体弱等津血不足的肠燥便秘。《肘后方》单用本品研碎,以米杂之煮粥服。
煎服,10~15g。
温馨提示
本栏目意在为大家介绍中草药的基础常识,让大家对它们有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好在看到医生开的方子或者选购中成药时,对其中的各种药物的性味功效做到心中有数,而并不是让大家粗浅地看一遍之后就自己开方子抓药!很多药材有一定的毒性,需要有经验的大夫将药材合理地配伍或炮制后方可使用或避开不用。因此,大家切勿自己胡乱用药,身体需要的时候,一定要请专业医生辨证开方!
感谢您对中医的选择与坚持!
理气药:大腹皮
补阳药:沙苑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