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药的OTC,学中医的孩子都不会陌生,在大二学方剂的时候,寝室的同学就已经开始尝试各种中药了,作为一名走在前线的中医吃货,势必要把作死坚持到底!比如说。。。附子理中丸乌鸡白凤丸通宣理肺丸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丸导赤丸杞菊地黄丸逍遥丸。。。
1排在我心目中第一位的神奇中药,要属藿香正气水,我的体质偏湿,夏天特别容易受暑湿的侵袭,所以经常会感到头晕,平常话说,就是头蒙蒙的,身体也没有劲儿,这时候来一瓶藿香正气水,我会专门要求含酒精的那种,提神醒脑,简直是中药界的RedBull。一股带着藿香佩兰的独特辛辣之气下达肠胃,上冲清窍,几分钟就可以见效,但是许多人的肠胃受不了这种刺激(酒精具有刺激性,对肠胃是个负担),还是老老实实吃胶囊和滴丸比较好。
藿香正气水/滴丸/胶囊/口服液
推荐指数★★★★☆
性味:辛、苦
组成: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
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适应症: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肠胃型感冒见上述症候者。
还有些巧用藿香正气水的小妙招,比如说用来外擦治疗湿疹,每天3~5次,连用3~5天;或治疗蚊虫叮咬,涂抹后半小时左右可减轻或消除瘙痒感;或治疗小儿痱子,取藿香正气水1支与生理盐水按比例稀释,可以收到不错效果~
2第二种对于脾胃虚寒的女生特别适用,所以女生寝室都会备一些——附子理中丸。这种丸药,表面呈红褐色,泛着一股透亮,吃到嘴里就有一股辛辣的感觉,所以不能耐受的孩子还是要一点点吃,其实附子和干姜都偏辣,这种味道应该来自于此。见效很快,吃下去5-10分钟身体就暖和起来了。冬天女生的手脚都偏凉,这时候吃上一颗附子理中丸,身体就慢慢温暖起来,并不是像小太阳一样外在的温暖,而是身体内部自然而生的温暖。也特别适用于一受寒就腹痛,得温痛减,得寒加重的情况。不过要注意因为里面有附子,所以吃多了也会伤阴,所以如果存在连续几天大便干结,口渴欲饮,一定要停药。
附子理中丸(蜜丸)
推荐指数★★★★☆
性味:辛、苦。
组成: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辅料为蜂蜜。
功效:温中健脾。
适应症: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3下面来说说大山楂丸。这种药可是我从小打到吃的最多的一种,我是个容易积食的孩子,也比较喜欢吃肉( ̄︶ ̄)所以大山楂丸对于我来说,真是再合适不过了,而且酸酸甜甜的味道一点也不像中药。我的同学还干过没有积食也要吃山楂丸,不给吃就创造积食也要吃的蠢事。大二做过初中生中医药课外实践的助教,其中有一节课就是教大家怎样做大山楂丸,剂量我还记得,就是焦山楂粉2.4g,炒神曲粉0.3g,炒麦芽粉0.3g,蜂蜜3g,这是一颗丸子的剂量。蜂蜜最好要熬一熬,同仁堂做蜜丸用的蜂蜜是温度在-度左右,我们平常家里估计达不到,但是加热一下还是可以哒。
大山楂丸(蜜丸)
推荐指数★★★★☆
性味:味酸、甜。
组成:山楂、六神曲(麸炒)、炒麦芽。
功效:开胃消食。
适应症:主治食积内停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胀闷。
4逍遥丸,女生经期必备,对于肝郁血虚导致的痛经有很好的效果,我一般在来月经前的2-3天开始吃,如果想不起来,就是因为月经肚子疼的时候开始吃,一般来说,服用1-2天后,疼痛可以明显缓解,如果是因为受寒,比如吃冰激凌或者过食生冷海鲜、水果,可以配合附子理中一起使用。逍遥丸多见于水丸或者浓缩丸,仔细品尝的话,能尝到当归的一点点醇厚的苦味。它还有个好姐妹,叫做加味逍遥丸,里面加入了黑山栀和牡丹皮两味药,在逍遥丸的基础上,可以清解郁热,清肝泻火,平时比较容易生气的人群可以服用。
逍遥丸(水丸/浓缩丸)
推荐指数★★★★★
性味:味甜。
组成:柴胡、当归、白芍、炒白术、茯苓、炙甘草、薄荷、生姜。
功效:疏肝健脾,养血调经。
适应症: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
其实这篇文章的起因,是源于在知乎上看到的一篇“有哪些好吃的中药零食”,我们编辑部遂展开了热烈讨论,学中医的可能更喜欢复方,于是就有了这篇医学生版的中药零食,虽然学的是中医,但是还是会跟其他专业的学生一样吃冰激凌、吃海鲜、吃烧烤、熬夜不睡觉,这时候我们就会给自己开药,不嫌麻烦的同学就会每天熬药,嫌麻烦的自然就选择比较方便的非处方药了。
最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