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大腹皮 > 大腹皮相关配伍 > 正文 > 正文

什么情况下用药适合小剂量岳美中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4 16:21:45

处方遣药要学会用轻量

中医治病的巧处在分量上。用量的大小要因人而定,以适合病人的体质和病情为宜。

以前在中医界的一些同道中,有一种不善于科学用药的倾向。

他们在临证时,不从入细的辨病和辨证下功夫,在处方时不考虑方剂的配伍和药物对人体的利弊,一味求功,一张处方用药可达几十味,一剂煎药重量可达数斤。

结果是既浪费了药物,又损害了病人的身体。

古代名医处方用药,都是以药味精专,用量精当为度,如仲景除了鳖甲煎丸、薯蓣丸和升麻鳖甲汤等少数几个方子以外,处方很少超过十味以上。

虽然开方时量大者较多,但将一剂药的总量折成现代剂量并不大,有不少方剂是做成散服,实际上每日量都很轻。

例如五苓散,用法是“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一方寸匕草木药末约为1克,日三服也只有3克,就可以治疗“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的膀胱蓄水证,如果用量太重,药过病位,反而效果不好,达不到“汗出愈”的目的。

叶天士医术也很精湛,以方小量轻为特点,徐灵胎不大佩服他的方子,认为叶氏的处方太小太清淡,没有力量,容易误病,其实有的药量虽轻,力量却很大。

曾有一个朋友吃了苍术、藿香各一钱,出现干咳、口舌干燥,反应很厉害,说明用药应从实践出发,不能以主观想象为依据。

李东垣方剂之组合,与仲景简繁异度,但在处方用药上,长于用轻剂取效,以清暑益气汤为例,方中十五味药物用量最大的是黄芪、苍术,各为一钱五分,用量最小的是五味子,只有九粒。全方总剂量为八钱五分,没有超过一两。

更值得提出的是,他善于将汤剂轧成粗末,或?咀如麻豆大采用煮散的方法煎服,从而减少用药剂量,提高疗效。

例如一剂升阳散火汤总量为四两五分,用法是“?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大温服无时”。按照这样的服法,一剂药可作八次服,假若一日两服,用四天是没有问题的。

运用轻量方剂治病适用范围,有如下几点:

其一是上焦病

吴鞠通曾指出:“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因此治疗上焦疾患,不仅要多采用花叶一类质轻的药物,而且用量也要轻,煎法不宜久煮,否则药过病所,疗效反差。

余曾用苏叶黄连汤治疗妇女胎前恶阻,呕恶不止,昼夜不差欲死,症属温热蕴于肺胃,肺胃不和,胃热移肺,肺不受邪,还归于胃,乃用黄连三四分以清湿热,苏叶二三分以通肺胃,投之多愈。

查肺胃之气,非苏叶不能通,所以用轻量者,以轻剂恰治上焦之病,此方药只二味,分不及钱。不但治上焦宜小剂,而轻药也可以治重病,所谓轻可去实也。

盖气贵流通而邪气挠之,则气行窒滞,失其清虚灵动之机,故觉实矣。唯剂以轻清,则正气宣布。邪气潜消,而窒者自通。

设投重药,不但已过病所,并不能去,而无病之地,反先遭其克伐。

章虚谷谓轻剂为吴人质薄而设,殆未明治病之理也。

川连不但治湿热,且可用以降胃火之上冲;苏叶味甘辛而气芳香,通降顺气,独擅其长,然性温散,故虽与黄连并驾,尚减用分许而节制之,可谓方成知约矣。

其二是皮肤病

皮毛和人体之表都属于人体之阳位,非轻剂药物不能达之。

所以治此部位的疾病,一般采用轻剂,如桑菊饮、九味羌活汤、升阳散火汤等,应区别风热、寒湿、火郁之不同分别予之。

其三是慢性病

如慢性病、胃肠病、肝肾病等,患这些病的人日久体衰,加之长期服药,耗伤正气,不能急于求成。

治疗的方法,只能像《中庸?三十二章》里说的那样,“然而日彰”,而用药物配成散剂及丸剂,小量服之,促进机体抗病能力的再生,通过渐积,慢慢起效,如春之回温,阳气布散,阴气自然消退,不期然而然。萌芽自然出土,茁壮而长矣。此理甚明,无待赘言。

余曾治越南某患者,年迈体衰,患慢性结肠炎,久治不愈,对多种药物均有反应,中药禁服之品竟达一百余种。

就诊时每天进食不到一两,形体消瘦,脉象缓弱,疾病的关键在于脾胃受损太甚,化源不能资生,乃先令停服中西药物一周,继用资生丸一帖,以剪刀将药物剪成粗末,每日煎服三钱,煮取两盅,早晚两次内服,守方月余,饮食大进而痊。

药物使用轻量,除在轻量剂型中配方以外,还有如下两种方法。

动药与静药相配伍而用于补益,动药用量宜轻。

所谓静药,是指具有补益作用,但易产生壅滞的药物,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熟地、山萸、鹿胶、炙甘草等。

所谓动药,是指具有调理气血作用,而易伤正损气的药物,如川芎、枳实、当归、柴胡、陈皮、肉桂、香附、柽柳、大腹皮、砂仁、豆蔻等。

以阴阳归类,动药属阳,静药属阴,在组织方剂时两类药物相配伍,动药可推动静药,使补益作用增强,而副作用减少,这是处方的一种规律。

例如在异功散中,参术苓草是静药,用量宜重,陈皮是动药,用量宜轻,这样健脾的效果就会增加。久病怕动,一动则不堪收拾,所以静药应多于动药。

引经药在处方中,用量宜轻。

所谓引经药是引主药直达病所的药物。它的用量过大,反而会喧宾夺主,牵制主药发挥作用。

如傅青主完带汤,主药是二术、山药、党参、白芍,用量很重,而柴胡和黑芥穗是引诸药入肝经和冲脉、带脉的药物,用量很轻,都只有几分,算是善于配伍的典型方剂。

处方用药的规律有其传统性,不能以想象代替临床实践。使用轻剂量方药治病所以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也是前人实践的结晶。

我们应当学会这种用药方法,从而既可避免药物的浪费,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又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但是,提倡学习使用轻剂量药物,不等于主张任何病都使用轻淡药物。

见了病人就是一派枇杷叶、淡竹叶、灯心、六曲、麦芽、焦山楂、佛手花、代代花等轻描淡写之品,有人说此类药吃了不坏病,不会出乱子,其实一莛撞钟则不响,以寸草起重木草必折,泛用这种方法不但不能治病,反能误病,故必须区别对待,方才不致误人。

转自先行医社

本号所发资料多精摘自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若涉版权立纠。

养生热中的冷思考-徐欢欢

恐惧是第一伤肾的源头

中医治疗白血病不依靠特效药.疗效满意-赵绍琴

健康“十六条”-黄煌

走近中医.外邪致病-唐云

浅谈外邪-罗大伦

“伤寒六经”辨惑-吴南京

谈谈脾阴虚及其防治-罗大伦

我治糖尿病的方法及解答诸多疑惑-何绍奇

三大高手教你如何学伤寒(自学必读)

揭秘艾灸的秘诀与经验-徐文兵

徐文兵老师讲梦境与健康(肺梦,脾梦)

中医爸爸的育儿心得-彭鑫

谈治未病兼论扶阳的运用问题-李可

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医-李可

对糖尿病的思考.糖代谢与木土的关系-刘力红

我们也会有大气下陷的情况-罗大伦

关于我的《医学理念》的争论-潘德孚

女人哭吧不是罪-何裕民

养肾补肾的方法-董洪涛

养生应该从何入手-路志正

为何名医未用奇方而有奇效

《金匮要略》里那些陌生的药物

孕妇生病能不能用药-董洪涛

从科学的角度入门中医

药行旧事——我跟师傅学中药(四)药行旧事-听老药工讲过去的事情(3)

药行旧事-听老药工讲过去的事情(2)

药行旧事——我跟师傅学中药(一)

大黄妙法:怎样用大黄“补”……

“辨证论治”极有可能是一条弯路

了解你身体的大格局-李辛

我给母亲治骨刺-罗大伦

凡是让你“爽”的东西,一定也会让你痛苦

不提倡健康人群的普遍癌症筛查-韩启德院士

我们与生俱来就有“神医”跟随-梁冬

修道者如何延寿-陈全林

为什么女人胖在腰部-殷浩然

杂谈经方的来历-罗大伦

艾灸加点姜,效果直接翻一倍!太神了~

《琅琊榜》梅长苏之死谈寒凉之症

哈佛教授实证-身体状况竟随心念改变

《医林改错》临证录-治瘀大法

治疗“蛇盘腰”民间中医绝技!(收藏备用)

论“灸误”-艾灸的误治后果

李可固本培元散-治诸虚百损

甘肃原卫生厅厅长刘维忠设计的20个单验方

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曹青山

中医治好了她的产后深静脉血栓

医生得癌拒绝化疗.多活30年.无偿公开5个抗癌秘方

吴锡铭自治白血病的故事

孙思邈《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

经方治失眠大全集

女子一生最重要的4点养生法则-沈绍功

14则经方临证实录-冯世纶

尿毒症医案

必须懂的:中药“参”家族各成员功效

我这些年走过的中医和修道之路

找到“痴呆线”.预防老年痴呆

三大篇讲三大派:经方派、时方派、学院派!

活用补阳还五汤-治心衰.尿毒症

民间中医绝技.一把抓抠筋疗法

中医如何看病-熊继柏

与土地接触少的孩子容易脾虚

董洪涛论便秘

强悍!一位中医高手的精辟感悟

好医生的标准-彭鑫

苓桂术甘汤演变的6个方-刘渡舟

颠倒医生谈伤寒第一方-桂枝汤

万病从根治第三篇(进补、五行故事)

万病从根治第二篇(受寒、寒热、筋骨)

万病从根治系列(寒湿、上火、湿热)

国医大师一招恢复视力.治好老花眼.白内障

刘渡舟实战经验集

被西药绑架了的西医治疗

“对抗”抗出的白血病

“细菌致病论”与“科克前提”

老年人的虚损应该如何补-陈可冀

三位中医泰斗精心研制的糖尿病专方

当归贝母苦参丸的5种用法-四川名医郭贞卿

怎样选择中成药

世上所有疾病都是假象

打开经方宝库的金钥匙方证-曹延鸿

孩子生病反映了家里的气场

中医人为什么要学习《金匮要略》-宋柏杉

张仲景传奇

如果没有心脏支架或搭桥手术.心血管堵塞怎么治?

人生除了死亡.其他都是擦伤-日本和尚清明节感悟

白发不可胡乱拔,“拔白生新”有深意-唐略

人体健康的第一杀手.寒

科学家发现.打坐可以治疗癌症等不治之症

睡眠不好怎么办-姜山如故

孩子生病反映了家里的气场

是什么力量快速摧毁了中国孩子的体质

论众多肺癌病人完全没有吸烟史-倪海厦

幼儿护养——老袓宗的经验-黄成义

一个晚期癌症患者中医自救的经历和感悟

錯失先機的感冒續-WENDY传经

我有2项武器治重症.倪师经方和中医计算机程序-林大栋

怎么让孩子重新爱上吃饭-崔玉涛

不知魂魄.何谈中医-徐文兵

三七粉不是随便吃的

民国的中药铺.竟然有这么多好宝贝-罕见老照片

刮痧刮多了,身体就虚了吗?

发烧时怎么办-姜山如故

身材瘦小的人应该怎么吃?-姜山如故

带你走进真正的中医世界-姜山如故

身正是扶正的根本-姜山如故

红斑狼疮的病因及经方-倪海厦

我的临证心得-余浩

南怀瑾大师一生收集的秘方大全

经络真的存在吗?

女人少吃不如少说.既可减肥又可养血-胡维勤

和中医师父郭生白先生的点点滴滴-王心强

一个会治病的中医博士.荒唐现象思考-毛嘉陵

身患重病大病怪病的解救之道-董洪涛

中医粉必备技能:X形平衡治疗-佟博然

话谈补药-张雷国医

条条大路通中医.你适合哪一条

回归自然亲近传统-徐文兵

怎么样发现肾虚-中医肖相如

辛丑运气分析与庚子疫情回顾-顾植山

人体自带的“十全大补药”,功效远胜鹿茸和虫草…

针灸有一种境界,叫“意气合一”-胡溪恬

瞧瞧人家的活法

都是自己一直在加害自己的健康-JT叔叔

跟诊刘渡舟老的心得体会

董氏奇穴:三种特效的实用针法

60年中医诊法之体会与技巧-国医大师周仲瑛

最伤肾的是恐惧和烦躁-唐略

一味药用的好,一张方子就灵了-金寿山

心律失常治疗10法

金匮肾气丸可治多种疑难杂症

你必须懂的中医名词

全国脱贫攻坚奖章的奥秘

看看经方对应哪些现成的中成药

留一份邪气以愈病强体

郭贞卿

神奇!一根银针避免了使用呼吸机

眼镜能延缓近视是一场世纪骗局

全世界最前沿的个科学问题-Science公布

宇宙到底有多大?-人.地球和宇宙

大承气汤-痉湿暍病脉证第二.4(痉篇)-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2)

葛根汤-痉湿暍病脉证第二.3(痉篇)-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2)

栝蒌桂枝汤-痉湿暍病脉证第二.2(痉篇)-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2)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1(痉篇)-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2)

五行五运.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症第一(1.2)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症第一(1.1)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

总目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afupi.com/xgpw/96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大腹皮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