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大腹皮 > 大腹皮用法用量 > 正文 > 正文

调神方癫狂梦醒汤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8/24 0:22:18
癫狂梦醒汤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主治癫狂,哭笑不休,詈骂歌唱,不避亲疏等神志病。在临床中,遇见癫狂笑骂的神志病患者毕竟不多,但抑郁、焦虑、失眠等与神病相关的疾病却呈急速增加的趋势。宋柏杉老师在此方基础上合以另一个方后,使其成为治疗“气血水神-神病”最常用的一张方子,在顽固性失眠、抑郁、焦虑症等疾病中都显示出很好的疗效。癫狂梦醒加味方的舌象特点:1.舌苔腻,舌苔多见黄色。2.舌色多暗红。3.舌下瘀。概括来说,这个证候就是“痰瘀互结,气郁有热”。舌苔腻责之痰,苔色黄可知有热,舌色暗与舌下瘀均是血瘀之象。这些舌象的特点与癫狂梦醒汤加味方的证候都对应上,可以说疗效就比较确切了。那么,为什么神志病常见这样的证候呢?这背后提示了神志病怎样的病机呢?因为人体气机受情绪的影响极大,“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现代生活中大部分人的压力都很大,怒火被抑则气郁,思虑过度则气结。气郁则生痰、化火、血瘀,于是“神之病变”往往表现为痰瘀互结、气郁有热的一种证候。这也正是为何癫狂梦醒汤加味能够治疗这么多神志病的原因所在。我们接着来看癫狂梦醒加味方的组方配伍原理:王清任的癫狂梦醒汤原方是以疏肝理气、化痰活血为主的配伍。宋老师常用的加味方就是在癫狂梦醒汤基础上合以姚僧垣的温胆汤,加大了理气化痰之力。都说“怪病多痰”,所谓的“怪病”,神志病就是其主要部分,所以治疗神志病尤其要注重化痰。南北朝时期姚僧垣的温胆汤与清代王清任的癫狂梦醒汤,这两张时间间隔一千多年的方子相遇了!宋老师说:“我们要把古人的长处都综合在一起,来形成我们的世界观,来产生我们自己的方法论”。这就是宋老师常用的组方配伍和剂量,在这里分享给大家:炒桃仁24g,姜半夏15g,炒紫苏子12g,茯苓15g,生姜10g,醋制青皮9g醋香附9g,陈皮9g,桑白皮9g,大腹皮9g,川木通6g,木香9g,柴胡10g,赤芍10g,枳壳10g,竹茹15g。通过“气血水神”辨证法的课程,我们能够辨识出“气血水神-神病”;再通过本文理论部分的探讨,我们能够认出癫狂梦醒汤的舌象,并且明白了组方背后的病机;对于神志病的治疗,我们就能够治疗那些最常见的神志病了吗?别忘了,还有最重要的一项——下医嘱,这是宋老师在多年临床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焦虑症、抑郁症患者的医嘱:1.经常到公园或者山上去喊山,或者大声唱歌。2.早晨要进行运动,打羽毛球或者乒乓球——小球运动疗法。3.对于运动能力较弱的患者,需要练习用筷子夹黄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很多焦虑抑郁的患者都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了自己身上,总看自己身体这里怎么了,那里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是“内视”了。我们要让他们通过集中注意力的运动方式,把注意力转移到体外的世界,要让阳气升发,把郁结的气机打开,这才是治疗这类病最关键的关节。不仅宋老师用这张方治好很多疑难病,而且学生们用之临床也获得了可喜疗效,以下是王超同学治疗的案例分享。案一:脂肪肝调理尹X,男,50岁。年3月16日初诊。体检脂肪肝、血脂高调理。有过敏性鼻炎,晨起打喷嚏,口干口苦明显,口渴欲饮,睡觉打呼噜,大便稀,日2次,身觉困重。脉弦,舌如下图:辨证为痰瘀互结,处方癫狂梦醒汤合温胆汤:炒桃仁24g,姜半夏15g,炒紫苏子12g,茯苓15g,生姜10g,醋制青皮9g醋香附9g,陈皮9g,桑白皮9g,大腹皮9g,川木通6g,木香9g,柴胡10g,赤芍10g,枳壳30g,竹茹15g。7副,水煎服。年3月22日复诊。口干口苦好转,大便早2次,较前成形,身觉轻松有力。脉弦,舌如下图:守方一周不变。年3月30日三诊。患者口干好转明显,口苦仍有一点,晨起喷嚏已无,打呼噜减轻,胃不胀了,排便1次,较前顺畅且成型,睡眠好转。脉弦,舌如下图:服药期间上下肢出了一些冷汗,现有眼干,鼻干,手掌红,改方血府逐瘀汤合温胆汤一周,后嘱咐知柏地黄丸收尾。按:这个患者主要考虑的切入点就是舌象,符合痰瘀挟热交阻的特点,用癫狂梦醒汤合温胆汤2周舌即有明显改善,疗效肯定。案2:焦虑症患者产后身痛怕冷王X,女,38岁。年7月13日首诊。患者几月前小产后出现汗多,身痛,怕冷的情况,此患者是一个老患者,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afupi.com/yfyl/62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大腹皮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