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中医
第一期藿香正气散主持人:杜远
(点击收听上方音频?)
探索国医精髓,品味中医魅力,今天给大家介绍千年祛湿第一方——藿香正气散。它是百姓家中常备的中成药,它看似平和却可以救命,它是急腹症时的神药,它也是夏季感冒的良方。藿香正气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藿香正气散是宋代流传下来的,宋代高度重视中医,当时药品不准私人经营,所以国家专门设立一个机构叫“太平惠民和剂局”,相当于如今分布在全国的医药公司。藿香正气散就是当时国家医药公司的品牌药品。
“藿香”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凄美的故事。从前,深山里住着一户人家,妹妹霍香与哥哥相依为命。后来,哥哥娶亲后从军在外,家里只有姑嫂二人。一年夏天,天气连日闷热潮湿,嫂子因劳累中暑,突然病倒。只见她发热恶寒、头痛恶心、倦怠乏力,十分难受。霍香见状说:“咱家的后山上就有能治这种病的香味药草。我去把它采来,早日治愈你的病。”霍香一去就是一天。虽是采到了药草,但是却被毒蛇咬伤,不及救治。嫂子用霍香采来的药草治好了病,为了纪念妹妹霍香,便把这种有香味的药草称为“霍香”。因为是药草,之后人们便在霍字头上加了一个“草”字头,写成了“藿香”。
藿香正气散很神奇,但成分是由我们经常见到的普通药材而组成,共有13味药物,分别是:藿香、炙甘草、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桔梗、姜、枣。
在这个方子里,藿香为君药,以其辛温之性而解在表之风寒,又芳香而化在里之湿浊,还可升清降浊,理气和中,是治霍乱吐泻的要药。臣药白芷辛散风寒以助君解表,紫苏芳化湿浊、和中止呕。佐药半夏曲、陈皮理气燥湿,和胃降逆用以止呕;白术、茯苓健脾化湿以止泻,共助藿香内化湿浊而止吐泻;大腹皮、厚朴行气化湿,畅中行滞,且寓气行而化湿;桔梗宣肺利膈,既益解表,又助化湿。甘草调和药性,姜、枣调理脾胃,是为佐使之用。诸药合用,使风寒外解,湿浊内化,清升浊降,气机通畅。
年1月27号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把藿香正气散列为新型冠状肺炎医学观察期伴有胃肠不适推荐使用的中成药。这个药还在非典时期、禽流感、甲流等治疗当中,也被推荐使用,应该说藿香正气在抗时疫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
注释:“君臣佐使”是中医的组方原则。君药指方剂中针对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指辅助君药治疗主证的药物。佐药指配合君臣药治疗兼证,或抑制君臣药毒性的药物。使药指调和诸药或引药归经的药物。
1
功效
藿香正气散应用非常广泛,不光可以内服,还可以外用。
该方有解表和中、理气化湿功效。内服:
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见憎寒壮热,头痛呕逆,胸膈满闷,咳嗽气喘,舌苔白腻。
伤冷伤湿,疟疾中暑,霍乱吐泻。
凡感岚瘴不正之气,即山间雾气和山林中湿热致病的邪气。
治疗水土不服、晕车晕船、空调病等。
外用:
治疗癣证、灰指甲、湿疹汗疹、冻疮、小儿痱子、蚊虫叮咬、皮肤瘙痒等。
2
注意事项
如今市场上,藿香正气散的剂型很多,有藿香正气液、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软胶囊,藿香正气丸等。使用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藿香正气液含有乙醇,开车驾驶、进行室外高空工作者不要服用。
用药期间忌烟、酒,忌吃辛辣、生冷、油腻的食物,以清淡为主。
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用药后症状无改善、加重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如胸闷心悸时应立即停药;如发热患者,阴虚患者(如结核病,糖尿病,部分高血压),有出血倾向的病人也要慎重使用。
刘克勤
主任中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太原市中医学会会长
医院副院长
版权申明
转载于FM老年之声广播《健康最重要》系列专题栏目《我们的中医》。
注:版权归太原广播电视台与太原市中医学会共同所有。其它网站、客户端、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afupi.com/yfyl/9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