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慢慢转热,进入夏季,而中暑、感冒、肠胃不适以及皮肤损伤等常见病又开始席卷而来,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炎炎夏日,要特别重视对夏季常见病的预防及治疗,同时建议居家旅行都备一些常见病的常用药,以备不时之需。
暑热来袭时刻警惕防中暑
01中暑的症状
轻则出现多汗、头昏、胸闷、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会出现昏厥或痉挛,甚至危及生命。
02
中暑的病因
一种是高温高辐射的干热,会导致人体水分大量流失,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时容易中暑。另一种是高温高湿度的湿热天,人体不能正常排汗,皮肤血流量增加也会导致中暑。
03
中暑用药推荐
(1)藿香正气滴丸
简介:中成药,主要成分为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
藿香正气滴丸来源于千年古方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处方:“藿香正气散”,是夏季家庭中的必备药品。
适应症: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包,1日2次。
注意事项:饮食宜清淡,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2)金银花颗粒
简介:中成药,主要成分为金银花、连翘、黄芩。辅料为:蔗糖。
适应症: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风热感冒,咽炎,扁桃体炎,目痛,牙痛及痈肿疮疖。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0克,一日3~4次。
注意事项:忌烟、酒及辛辣食物;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小葵花金银花露
简介:中成药饮品,淡黄色液体。主要成分为中药金银花,是夏季儿童必备的药品。
适应症:清热解毒。用于小儿痱毒,暑热口渴。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0-毫升,一日两次。
注意事项:饮食宜清淡,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4)罗浮山百草油
简介:本品为无色至黄色澄清液体,气芬芳。
适应症:祛风解毒,消肿止痛,用于感冒头痛,虫蚊咬伤,无名肿毒,舟车眩晕。
注意事项:外用,需要时涂于患处。
04
防暑守则
高热高温天气注意补充身体水分;
适当补充盐水,弥补身体盐与水分的流失;
饮食上注意补充蛋白质,如鱼、肉、豆类等,多食新鲜蔬果;
出行注意防晒,做好防晒保护;
着装上以棉麻等透气散热类衣物为主。
因时制宜打好肠道保卫战
01
肠胃不适症状
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发热、便秘等;多为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急性肠胃炎等肠胃疾病。
02
病因
(1)食物污染:夏季食物不易保存,细菌繁衍更快,易因食物变质或中毒引发胃肠道疾病。
(2)夏季人体机能下降,加上多食冷饮冷食等,易给胃肠道疾病以可乘之机。
03
用药推荐
(1)四味脾胃舒颗粒
简介:四味脾胃舒颗粒为淡棕色至棕色的颗粒;味甜,微酸。主要成分为茯苓、鸡矢藤、山楂、陈皮。辅料为蔗糖。其中的陈皮可以用于胸腹胀满等症。橘皮辛散通温,气味芳香,长于理气,能入脾肺,故既能行散肺气壅遏,又能行气宽中,用于肺气拥滞、胸膈痞满及脾胃气滞、脘腹胀满等症。
适应症:主治健脾和胃、消食止痛。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脘腹胀痛,伤食腹泻,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0g,一日3次。
注意事项:饮食宜清淡,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乳酸菌素片
简介:淡黄色或淡黄棕色片,味酸
适应症:用于肠内异常发酵、消化不良,肠炎及小儿腹泻。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6-12片,一日三次;儿童一次2-4片,一日3次。
注意事项:本品为活菌制剂,应置于阴暗处。
(3)宝宝乐
简介:宝宝乐颗粒是一种中成药,适用于小儿厌食、偏食、挑食的一种颗粒。它的主要成分包含白芍、黄芪等多种中药成分,可以用于脾胃虚寒,吃饭少、腹泻以及腹痛等症状。
适应症: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开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寒,脘腹隐痛,喜温喜按,胃纳不香,食少便溏。
注意事项:不适用于脾胃阴虚者,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红少津、大便干。
04
肠胃疾病预防手册
坚持清淡饮食以调理肠胃不适,用温热食物养护胃气;
补充必需营养素,如维生素D、E;
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
生活中多喝开水,少吃冷饮与油腻食物;
少食生冷蔬果,禁食变质、过期食品。
对症施药夏季感冒最伤身
01
“热感冒”症状
发热,头重身困,口干、食欲不振等;头昏或头痛,咽痛,发热汗出,骨节酸痛,口渴,倦怠,心烦。
02
“热感冒”病因
夏季汗液分泌旺盛导致的人体能量消耗过度、睡眠不足以及食欲不振引起的蛋白质摄取不足,三者均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加之冷水淋浴、气候温差的变化等因素都容易导致热感冒上身。
03
用药推荐
(1)板蓝根颗粒
简介:主要成分为板蓝根,药品为棕色或棕褐色的颗粒,味甜,微苦。有含糖型和无糖型两种。
感冒期间服用板蓝根,有利于增强免疫力,杀灭体内病毒和致病菌,有利于康复;流感期间和病毒性疾病期间服用板蓝根,有利于增强抵抗力,避免传染。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功效。
适应症: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可预防感冒。
注意事项:忌烟酒、辛辣、鱼腥食物;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2)双黄连口服液
简介:主要治疗外感风热型的感冒。味甜,微苦。
适应症:风热型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咳嗽及咽痛等症;小儿感染、支气管炎、暑湿泻泄、小便短少或见尿黄等。
注意事项: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闭塞流清涕,口不渴,咳吐稀白痰。
(3)连花清瘟胶囊
简介: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症见: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注意事项: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医院就诊。
04
夏季感冒预防
减少吹空调的时间,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导致的身体不适;
清淡饮食,忌油腻辛辣与生冷食物;
多吃水果,以保持体内水分与维生素的充足;
充足睡眠,劳逸结合,保证体能充足;
保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绪不佳。
小心应对皮肤疾病勿放松
01
夏季皮肤病症状
晒斑、日晒伤、皮肤过敏、皮肤瘙痒、皮肤癣、痱子、皮炎、荨麻疹、蚊虫叮咬伤、毛囊炎、疖子等病症。
02
夏季皮肤病病因
不同类型的皮肤病病因各不同,但夏季气候是最常见的诱因。高温潮湿的气候环境易滋生各类真菌、螨虫伤人,炙热的日光更易灼伤皮肤,造成晒斑、日光性皮炎等。
03
用药推荐
(1)复方樟脑乳膏
简介: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乳膏,气味清香,微凉。
适应症:用于湿疹,瘙痒症,神经性皮炎,过敏性皮炎。
用法用量:外用。涂于患处,每日2~3次;病情较重或慢性炎症患者,可酌情加量。
注意事项:患处已破溃、化脓或有明显渗出者禁用。
(2)百想膏
简介:为淡黄色或白色膏体。
适应症:用于皮肤过敏,皮炎、湿疹、蚊虫叮咬、痱子、手足癣、体股癣、牛皮癣、花斑癣、女阴瘙痒、水泡、脱皮、荨麻疹、皮肤瘙痒等
儿童型:皮疹、湿疹、奶癣、红屁股、尿布疹、体股癣、蚊虫叮咬、痱子、水泡、脱皮。
用法用量:局部外用,取适量涂于患处,每日2~3次。
注意事项: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04
夏季皮肤病应对法则
多喝水,及时稀释汗液浓度并清除汗液,保持皮肤的干爽;
注意防晒,防止紫外线伤害皮肤;
不要用脏手抓挠皮肤瘙痒或发炎处;
外出旅行做好皮肤防护;
注意日常卫生,防止皮肤过敏与瘙痒等。
给您支招夏季用药小贴士
01
勿滥用抗生素和止泻药
因为腹泻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非感染性腹泻可由饮食不当、食物过敏、生活规律改变、气候突变等原因引起,此类腹泻使用抗生素治疗是无效的,而应当服用一些助消化药或采用饮食疗法等。
02
皮肤病用药禁忌早知道
皮肤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有人认为只要涂点外用药就行了,结果往往无济于事。
如患皮炎、湿疹等病,用癣药涂搽,会使炎症、皮损加重;而癣病用激素类药膏治疗,犹如火上加油,反而促进病菌生长繁殖等。
因而皮肤病用药须依据病情、病种对症用药。
03
不要用饮料、茶水送服药品
夏日天气炎热,许多人喜欢喝饮料茶水消暑解渴,并顺便用饮料茶水送药。事实上茶水、饮料会降低或改变某些药物的疗效,重者导致药物中毒。
如茶类饮料中的鞣酸可使许多抗生素失去抗菌活性。服药用白开水送服疗效最佳。
04
掌握好用药的最佳时间
因合理的用药时间是保证药物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如健胃药、抗酸药、胃肠解痉药、宜在饭前服;抗生素类宜在饭后服,泻药宜空腹服。
饭前服指饭前30至60分钟。饭后服是指饭后30分钟服。睡前服是指睡前15至30分钟服。
05
风油精使用有禁忌
风油精作为夏季防治蚊虫叮咬的常用药物,在使用上也有禁忌症。因为风油精的主要成分之一樟脑具有一定的毒性,对于孕妇与胎儿、产妇、新生儿等都有很大的危害性,重者造成胎儿流产、儿童脑功能受损。
因此以上三类人群要禁用风油精。同时婴幼儿也不可大量外用六神丸治疗蚊虫咬伤以免造成中毒。
06
夏季药品储存也得“避避暑”
夏季,因高温、潮湿等因素影响,药品保存上也需“避暑”,并对号入座的保存。
针剂、搽剂、外用药品、混悬剂、栓剂应置入冰箱内保存;片剂和胶囊应放在阴凉处;液体制剂、乳膏剂常温保存即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