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五树六花”一般是刻写经文所必备材料和赕佛所必需的贡品。相传佛祖释迦牟尼生于无忧花(Saracasp.)树下,成佛于菩提树(Ficusreligiosa)下、圆寂于娑罗双(Shoreasp.)树下。因此,五树六花是佛教寺院中必种的植物。一、五树(菩提树、高山榕、贝叶棕、槟榔树、糖棕)1、菩提树:又名思维树,毕钵罗树。相传佛祖在菩提树下顿悟得道,创建了佛教,因此菩提树成为人们敬仰的神树。佛教之人视菩提树为珍宝。
2、高山榕:又名大叶榕,常绿大乔木,树高可达15米。叶长10-15厘米。春天,大的叶芽出现在枝梢,随后浅绿色的叶绽开,而此时不显眼的花苞片跌落满地。挂果如小小西红柿般大,由青绿变黄,成熟后变为红色的浆果,可食。特点是:生性强健,树姿丰满,能抵强风,移栽容易。
3、贝叶棕:贝叶棕为棕榈科多年生常绿植物。贝叶棕的木材过百年都不会腐朽。在古代,东南亚人就开创了用贝叶棕的巨大叶片来记录自己民族文化的文字,因此东南亚文化在历史上有绿叶文化之称。佛教上赫赫有名的“贝叶经”就是用贝叶棕叶片制作而成的。把剑形的贝叶叶片经过简单的加工:修整、压平、水煮、晒干,然后装订成册,用特制“铁笔”在上面刻写文字,然后涂上植物油,叶面上就出现清晰的字迹。4、槟榔树:槟榔是槟榔科植物,其果实是佛教供奉时不可或少的圣品。槟榔为热带雨林植物,树形高大挺拔。5、糖棕:糖棕也称为砂糖椰子,棕榈科高大乔木,雌花结果,雄花可产糖,人们喜欢用小刀刻划花序,然后花序汁就会顺着刀子流向桶里,其汁液十分甜,像砂糖一般,一个花序可以产出4小桶甜汁液,一株高大的雄树一年可产糖20KG以上。二、六花(荷花、文殊兰、黄姜花、鸡蛋花、黄缅桂、地涌金莲)1、荷花:又称为莲花,水芙蓉,荷花花叶清秀,花香四溢,沁人肺腑。有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所以荷花在人们心目中是真善美的化身,吉祥丰兴的预兆,是佛教中神圣净洁的名物。2、文殊兰:多年生球根草本花卉。叶片宽大肥厚、常年浓绿,花姿优雅、花香浓郁,十分适合作为园林绿化植物。3、黄姜花:又名蝴蝶花、姜兰花。属姜科、姜花属、多年生草本花卉,花期为8月份到9月份,花开有淡淡的香味,十分迷人。4、鸡蛋花:鸡蛋花是夹竹桃科多年生植物。鸡蛋花外面乳白色,中心鲜黄色,极芳香,呈螺旋状散开,瓣边白色,瓣心金黄色,恍如蛋白把蛋花包裹起来。鸡蛋花夏季开花,清香优雅;落叶后,光秃的树干弯曲自然,其状甚美。鸡蛋花花语:孕育希望,复活。5、缅桂花:也叫白兰花,是木兰科的落叶灌木。缅桂花花香浓郁、花色洁白,一尘不染,寓意“洁白无暇”。6、地涌金莲:地涌金莲为芭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花像是从地面涌出来的金色莲花,故美名曰地涌金莲。地涌金莲在傣族人的心目中是善良的化身,惩恶的象征。据说佛祖刚诞生之时,每走一步都会涌出金色莲花,而那就是地涌金莲。三、其他与佛教有关的树和花
除了五树六花以外,还有一些植物也和佛教密切相关,但不属于“法定”的范畴。1、无忧树:传说释伽牟尼就是出生在无忧树下的。据说,只要坐在无忧花树下,任何人都会忘记所有的烦恼,无忧无愁。
2、娑罗双树:即两棵娑罗树,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圆寂于此树。3、乌墨树:《佛教文化百科》中有“阎浮树”条目。条目释义是植物。梵文Jombu的音译,为桃金娘蒲桃属的植物,中国称“海南蒲桃”,别名“子栋树”。乌墨树,是一种高达七八米的乔木,叶阔,椭圆形,对生,开白色花,有芳香,浆果大如雀卵,熟时为紫黑色,味甘酸。木材质地坚实细密,树皮可作褐色染料。据马鸣所撰《佛所行赞》载:释迦牟尼为太子时,曾在阎浮树下第一次默想到“人生是苦”和“人生无常”的道理,似乎有了出家的预感。后来太子出家成道,创立佛教后,阎浮树成为佛教圣树之一。
4、彼岸花(曼殊萨华):出自法华经:本名摩诃曼陀罗华曼珠沙华,意思是:开在天界之红花。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afupi.com/pzff/6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