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大腹皮 > 大腹皮入药部位 > 正文 > 正文

经常吃槟榔有危害吗槟榔的功效与作用又有那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1/2 14:55:05
医院订阅哦!

咨询、交流,请加易身堂堂主

槟榔,棕榈科植物,高大乔木,直立不分枝。树干上节节环纹为叶子脱落痕迹。叶子树顶丛生,羽毛状长达2米。花开底层叶下,条条如辫子,其下托有卵形片状花苞。槟榔果呈卵形,晒干后果皮纤维状,名大腹皮;种子坚硬,切片呈大理石纹,就是槟榔片。功能杀虫消积,行气利水,还治疟疾。

槟榔(Arecanut;Arecacatechu),棕榈科植物,高大乔木,树高0米以上,直立不分枝。

槟榔树干上不长叶子,早期的叶子脱落后,就会在树干上形成一圈一圈的环纹。

槟榔的叶子长在树顶上,生长一丛,叶片可达2米长,像是大羽毛一样,术语叫做羽状复叶

槟榔的花开在最下一层的叶子的下边,花苞片状似卵形,很大表面光滑,托着花儿生长,槟榔的花像一条条的小辫子,如图所示。槟榔每年开花两次,花期3~8月,冬花不结果。

槟榔的果子呈卵形,长5、6厘米,成熟时,槟榔果颜色变成橙黄色。青色时采摘,就是人们吃的槟榔果。

将槟榔晒干,果皮呈纤维状,就是大腹皮,里边的种子非常坚硬,就是入药用的槟榔,切片呈大理石纹状。

槟榔的药用价值

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治疗疟疾

槟榔是杀虫药,和昨天的使君子一样,能够治疗蛔虫、蛲虫、绦虫等寄生虫感染。槟榔在《中药学》教材中被划分为驱虫药,这一划分不要紧,直接影响了所有院校毕业的中医学生,很多人对槟榔的印象仅仅限于治疗寄生虫,而忽略了槟榔其它重要功效。

槟榔其实是一味行气的良药,擅长通肠胃之气,用于胃胀、腹胀、便秘等。金元时期的刘完素还用它治疗痢疾,配伍应用在名方芍药汤中。师翁李玉奇老先生喜用槟榔,常常与厚朴配伍,小永谨遵师训,用厚朴、槟榔通肠胃之气,效果非常好。古人称槟榔下气作用如同铁石,久服破气,是否如此?自己慢慢体会。

槟榔行气还可利水,名方鸡鸣散就是用它治疗湿性脚气,小腿及脚面浮肿的,因晨起五更鸡鸣时分服药而得名。如果您记不住槟榔利水的功效,想想大腹皮就行了,大腹皮是槟榔的外皮,他俩是一家儿滴。槟榔还能治疗疟疾。

槟榔有生有熟:生槟榔就是槟榔晾干切片而得;炒槟榔为槟榔片文火炒黄;还有焦槟榔,是用武火炒至焦黄色。炒过的槟榔药力会缓和一些,槟榔饮片为片状,中医开方子有时候写成榔片。

槟榔的应用方法

槟榔历史与文化

槟榔不是我国原有,有人称原产自菲律宾,也有人称产自马来西亚。在我国最早记录在东汉杨孚的《异物志》里,异物二字已经表明槟榔为外来之物。有人考证槟榔入药最早记录在三国李当之的《药录》中,和华佗差不多同一时代。

槟榔在东南亚还是很受欢迎的,马来西亚的一个州就以槟榔树著称,得名“槟州”,或称为槟城,位于马来西亚西北部。该州的州旗与州徽上就有槟榔树。有人称槟榔之所以得名,是因为东南沿海居民常用它作为迎宾敬客的果品。晋朝《南方草木状》说:“彼人以为贵,婚族客必先进;若邂逅不设,用相嫌恨。”

两广、海南等地,古称岭南,人烟稀少,为流放犯人之地。气候独特,山林间湿热蒸发,容易伤人患病,中医称为山岚瘴气。感受山岚瘴气,最常见的病患就是寒热病,一会冷一会热,中医称为瘴疟,治疗方法就是应用槟榔,槟榔治疟由来于此。因此岭南之人,也常常以槟榔代茶,以防御瘴气。至今当地人还保留着嚼食槟榔的习惯。这里首推台湾。

台湾嚼槟榔风俗

想必您肯定听说过台湾嚼槟榔的习惯。槟榔吃法很有讲究,将鲜槟榔果切成小块,将灰浆(用蚌灰或石灰调制而成)抹在扶留叶(俗称萎叶)上,所谓“一口槟榔一口灰”,将扶留叶裹住槟榔片慢慢咀嚼。这样的吃法,已经流传了近两千年了,《南方草木状》中记载:“以扶留藤、古贲灰并食则滑美,下气消谷。”

嚼槟榔口中唾液变红,越嚼越香,直至脸热潮红,俗称“醉槟榔”。古人因此还留下诗句:“两颊红潮增妩媚,谁知侬是醉槟榔”。嚼槟榔日久,牙齿还会变成黑红,称为槟榔牙;更可怕的是还会引发口腔癌。

虽然如此,嚼槟榔的人仍乐此不疲,据说嚼槟榔容易上瘾。李时珍总结了槟榔的功效为:“醒能使之醉,醉能使之醒,饥能使之饱,饱能使之饥。”恐怕只有嚼槟榔的人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没有嚼过槟榔,不敢妄谈。

有人问了,嚼槟榔既然弄成槟榔牙,还能引发口腔癌,为啥还有那么多人嚼服?你问我,我也不理解,您明白什么叫“吸烟有害健康”吧,估计类似。

下边是历代医家对槟榔的记载。

《名医别录》:味辛,温,无毒。主消谷,逐水,除痰癖,杀三虫,去伏尸,治寸白。

《药性论》:君,味甘,大寒。能主宣利五藏六腑壅滞,破坚满气,下水肿,治心痛风血积聚。

《海药本草》:味涩,温,无毒。主贲豚诸气,五膈气,风冷气,宿食不消。《脚气论》云:以沙牛尿一盏,磨一枚,空心暖服,治脚气壅毒,水肿浮气。秦医云:槟榔二枚,一生一熟捣末,酒煎服之,善治膀胱诸气也。

《日华子本草》:味涩。除一切风,下一切气,通关节、利九窍、补五劳七伤,健脾调中,除烦,破症结,下五膈气。

《药性赋》:味苦、辛,气温,无毒。降也,阴也。其用有二:坠诸药性如铁石,治后重验如奔马。

《本草纲目》:泻痢后重,心腹诸痛,大小便气秘,痰气喘急,疗诸疟,御瘴疠。

《本草备要》:泻气行水,破胀攻坚。苦温破滞,辛温散邪,泻胸中至高之气,使之下行;性如铁石,能坠诸药至于下极。攻坚去胀,消食行痰,下水除风,杀虫醒酒。治痰癖症结,瘴疠疟痢,水肿脚气。脚气冲心,尤须用之,童便姜汁温酒调服。治大小便气秘,里急后重。同木香用,木香能利气。过服则损真气。岭南多瘴,以槟榔代茶,其功有四:醒能使醉,醉能使醒;饥能使饱,饱能使饥。然泄脏气,无瘴之地忌用。

《得配本草》:甘、辛,温。入手足阳明经气分。泄胃中至高之气,坠诸药至于下极,达膜原而散疫邪。治泻痢,破滞气,攻坚积,止诸痛,消痰癖,杀三虫,除水胀,疗瘴疟。得童便,治脚气上冲;或入姜汁。得橘皮,治金疮呕恶。配良姜,治心脾作痛;配麦冬,治大便秘及血淋;配枳实、黄连,治伤寒痞满。

《本草新编》:槟榔,味辛、苦,气温,降,阴中阳也,无毒。入脾、胃、大肠、肺四经。消水谷,除痰癖,止心痛,杀三虫,治后重如神,坠诸气极下,专破滞气下行。若服之过多,反泻胸中至高之气。善消瘴气,两粤人至今噬之如始。古人疑其耗损真气,劝人调胃,而戒食槟榔。此亦有见之言,然而非通论也。岭南烟瘴之地,其蛇虫毒气,借炎蒸势氛,吞吐于山巅水溪,而山岚水瘴之气,合而侵人,有立时而饱闷晕眩者。非槟榔口噬,又何以迅解乎。天地之道,有一毒,必生一物以相救。槟榔感天地至正之气,即生于两粤之间,原所以救两粤之人也。况此物降而不升,虽能散气,亦不甚升,但散邪而不散正,此两粤之人所以长服而无伤。至身离粤地,即不宜长服,无邪可散,自必损伤正气矣。

或问槟榔乃消瘴之物,似宜止治瘴气,何以治痢必须?曰:槟榔虽可治痢,亦止宜于初起,而不宜于久痢也。痢无止法,用槟榔,所以下其积秽也,故初起之痢断须用之。痢久则肠中无积秽之存,若仍如初痢之治法,则虚者益虚,而痢者益痢矣,是久痢断不可和槟榔也。然吾以为初痢亦不可纯用槟榔,用当归、白芍为君,而佐之槟榔,则痢疾易痊,而正气又复不损,实可为治痢之权衡也。

或疑槟榔去积滞,即宜独用之,何以反佐之以当归?当归虽补犹滑,以助其攻也。何以更用白豆酸收,偏能奏功哉。不知槟榔必得补以行其攻也。夫积涟不行也,由于气血之干涸。倘徒用槟榔以攻其积滞,则气血愈伤,而瘀秽愈阻而不通,故必须当归以生气血,则大肠自润。有可通之机。然而,肝木克脾,木旺则火旺,火旺必烁干气血。当归所生,不足以济其所克,故必须益之芍药以平肝,则肝不克脾,而芍药酸中又能生血,以助当归之润,故同群共济,以皮槟榔之功,然则收之,正所以能其攻也。

若有问题

可咨询堂主制定私人方案!

咨询一万次!!!

不如亲身体验一次!!!!

联系堂主加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afupi.com/rybw/70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大腹皮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