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er`
中暑怎么办?
!!!记得吃祛暑中成药呀
头晕
心悸
呕吐
在太阳的炙烤下出行,走得久了,有时候会感到头晕、心悸、恶心或者浑身乏力。这个时候,你以为只是有些疲劳嘛??殊不知,这是暑热在作祟!!!
暑热
小课堂
——————
什么是暑热
暑热证是指夏日淫雨连绵,天暑下迫,地湿蒸腾,湿热蕴结,缠绵相加所产生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身热、烦渴、头重如裹、恶心、呕吐、倦怠、身重、脘腹痞闷、小便不利、泄泻。
暑邪性质及致病特点
1.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2、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邪属阳邪,其伤人体,多出现一系列阳热症状,如壮热、面赤、脉洪大等。
3、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暑气内通于心,暑为阳邪,阳性升发,故暑邪侵犯人体,多直入气分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则耗气伤津。另外,暑热邪气扰动心神,则心烦闷乱而不宁。
4、暑多挟湿
暑季除气候炎热外,常多寸而潮湿,热蒸湿动,使空气中湿度增加,故暑邪为病,常兼挟湿邪侵犯人体。
暑病证型
1、夏季乘凉饮冷,感受寒湿(阴暑);
2、夏月感受暑热(阳暑);
3、感暑挟湿;
4、暑热气津两伤。
SUMMER
祛暑中成药
drug
因夹杂病邪不同,祛暑中成药常分为祛暑除湿、祛暑辟秽、祛暑和中、祛暑解表等类别。
如果你一不小心遭了暑邪的毒手,不要惊慌,看看以下这些可以帮助我们击退暑邪的祛暑中成药吧!
01
祛暑除湿剂
六一散
[处方组成]
滑石粉、甘草
[功效]
清暑利湿
[主治]
暑湿、痱子
[使用注意]
小便清长者及孕妇慎用。
藿香正气水
[处方组成]
广藿香、紫苏叶、白芷、苍术、厚朴、大腹皮、白术、茯苓、陈皮、半夏
[功效]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
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呕吐、泄泻、中暑
[使用注意]
风热感冒慎用,孕妇慎用。此药含有酒精,服药后开车易测出“酒驾”。
甘露消毒丸
[处方组成]
滑石、茵陈、石菖蒲、木通、射干、豆蔻、连翘、黄芩、川贝母、藿香、薄荷
[功效]
芳香化湿,清热解毒
[主治]
暑湿蕴结所致的湿温
[使用注意]
寒湿内阻者慎用;孕妇禁用;忌辛辣油腻之品。
02
祛暑和中剂
六合地中丸
[处方组成]
广藿香、紫苏叶、香薷、木香、枳壳、檀香、厚朴、陈皮、茯苓、甘草、木瓜、六神曲、炒山楂、白扁豆、山楂、六神曲、麦芽、炒稻芽
[功效]
祛暑除湿,和中消食
[主治]
寒湿食积停滞所致泄泻、食积、胃痛
[使用注意]
湿热泄泻、实热积滞胃痛者慎用;忌辛辣油腻之品。
03
清暑益气剂
清暑益气丸
[处方组成]
人参、黄芪(蜜炙)、苍术(米泔水制)、黄柏、青皮(醋炒)、当归、麦冬、白术(麸炒)、六神曲(麸炒)、陈皮、葛根、泽泻、五味子(醋蒸)、甘草、升麻。
[功效]
祛暑利湿,补气生津
[主治]
中暑。体弱伤暑引起的头晕身热,四肢倦怠,自汗心烦,脉虚数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忌辛辣油腻之品。
04
祛暑辟秽剂
紫金锭
[处方组成]
山慈姑、红大戟、千金子霜、五倍子、麝香、朱砂、雄黄。
[功效]
辟瘟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
中暑,脘腹胀痛,恶心呕吐,痢疾泄泻,小儿痰厥;
外治:疔疮疖肿,痄腮,丹毒,喉风。(醋磨调敷患处)
[使用注意]
含雄黄,朱砂等峻烈之品。不宜过量。孕妇忌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
服药注意
祛暑中成药大多辛香温燥,易伤阴津,阴虚血燥者慎用。
祛暑辟秽类中成药辛香走窜,含有毒药物,孕妇忌用,不宜过量、久服。
考考你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患者,女,主诉因夏天天气热,晚上贪凉后,现恶寒发热,胃脘不适,恶心嘈杂,腹泻,泻下稀粪清水。
请推荐合适的中成药。
藿香正气水
你答对了吗?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与书籍,仅供参考。现实生活中,请在医师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哦~
——————
编辑
叶娉妤
图片素材
网络(侵删)
文字素材
《中成药学》
请大家帮忙点一下右下角的赞和在看哦!
万分感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