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大腹皮 > 大腹皮相关论述 > 正文 > 正文

本草之诸家解读苍术茯苓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2/6/22 13:49:09

苍术

《中药学》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

除湿发汗,健胃安脾,治痿要药。

《本草新编》苍术,气辛,味浓,性散能发汗。入足阳明、太阴经。亦能消湿,去胸中冷气,辟山岚瘴气,解瘟疫尸鬼之气,尤善止心疼。但散多于补,不可与白术并论。《神农经》曰∶必欲长生,当服山精。此言白术,非指苍术也。苍术可辟邪,而不可用之以补正。各本草诸书混言之,误矣。然而苍术善用之,效验如响,如人心气疼,乃湿挟寒邪,上犯膻中也,苍术不能入膻中,然善走大肠而祛湿,实其专功也。故与川乌同用,引湿邪下行,使寒气不敢上犯膻中,而心痛立定。若不用苍术而用白术,则白术引入心中,反大害矣。

或问苍术阳药,最能辟邪,宜乎凡有邪气,皆可尽除,何以有效有不效也?夫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然而气虚亦有不同,有气虚而兼湿痰者,有气虚而带燥痰者。苍术补气,兼善去湿,以治气虚湿痰而中邪者,自是神效。以治气虚燥痰之中邪者,则苍术性燥,不燥以增燥乎。势必邪得燥而更甚,又何以祛邪哉,此所以治之而不效也。

或问苍术发汗,不及白术远甚,谓白术能止汗也。嗟乎。苍术之妙,全在善于发汗,其功胜于白术。凡发汗之药,未有不散人真气者。苍术发汗,虽亦散气,终不甚也。虚人感邪,欲用风药散之者,不若用苍术为更得。盖邪出而正又不大伤,汗出而阳又不甚越也。(〔批〕苍术散气虚之邪,实胜诸风药。)

或疑苍术之功,不及白术远甚,何《神农本草》不分别之耶?不知苍术与白术,原是两种,以神农首出之圣智,岂在后人下哉,是必分辨之明矣。因传世久远,叠遭兵火,散失不存耳。今经后人阐发甚精,其不可同治病也。既彰彰矣。又何可二术之不分用哉。

或问苍术与白术,性既各别,而神农未辨明者,必有其故。吾子谓是世久散失,似乎臆度之辞,非定论也。嗟乎。白术止汗,苍术出汗,其实相反,关系甚钜,安有此等之悬殊。以神农之圣而不亟为指示乎。吾故信其必先辨明而后乃遗失也。

《本草通玄》宽中发汗,其功胜于白术,补中除湿,其力不胜白术。大抵卑坚之土,宜以白术以培之,敦阜之土,宜于苍术以平之。

《本草崇原》气味苦温,无毒。主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饥。

白术性优,苍术性劣,凡欲补脾,则用白术,凡欲运脾,则用苍术,欲补运相兼,则相兼而术多而苍术少。运多补少,则苍术多而白术少。品虽有二,实则一也。

《玉揪药解》苍术味甘、微辛,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燥土利水,泻饮消痰,行瘀去满,化癖除癥,理吞吐酸腐,辟山川瘴疠,起筋骨之痿软,回溲溺之混浊。

白术守而不走,苍术走而不守,故白术善补,苍术善行。其消食纳谷,止呕住泄,亦同白术,而泻水开郁,则苍术独长。盖木为青龙,因己土而变色,金为白虎,缘戊土而化形,白术入胃,其性静专,故长于守,苍术入脾,其性动荡,故长于行,入胃则兼达辛金而降浊,入脾则并走乙木而达郁。白术之止渴生津者,土燥而金清也,苍术之除酸而去腐者,土燥而木荣也。白术偏入戊土,则纳粟之功多,苍术偏入己土,则消谷之力旺,己土健则清升而浊降,戊土健则浊降而清亦升,然自此而达彼者,兼及之力也,后彼先此者,专效之能也,若是脾胃双医,则宜苍术、白术并用。

茅山者佳,制同白术。

《药性赋》苍术治目盲,燥脾去湿宜用;

常用配伍:苍术配厚朴

苍术、厚朴均可苦温化湿。苍术苦温性燥主升,善除湿运脾。厚朴苦温辛散主降,可温中下气,化湿除满。苍术燥湿走表,表湿用苍术,厚朴行气走里,里湿用厚朴;表里俱湿,肢体重着,胸腹满闷,苔白厚腻,二味同用。二药为伍,升脾气,降胃气,化湿浊,健脾胃。最宜于湿困脾阳,首重如裹,胸膈痞闷,脘腹胀满,呕哕恶心,口淡无味,苔白厚腻等病症。

苍术配黄柏

苍术辛烈温燥,可升可降,长于祛风胜湿,健脾止泻。黄柏苦寒沉降,能清热燥湿,善清下焦湿热。二药一寒一温,并走于下,清热燥湿,消肿止痛。对湿热下注之膝足红肿、筋骨疼痛、下肢痿软、湿疮、湿热带下,为主要药对。

苍术配白术

苍术健脾平胃,燥湿化浊,升阳散邪,祛风湿;白术健脾燥湿,益气生血,和中安胎。苍术苦温辛烈,燥湿力胜,散多于补,偏于平胃燥湿;白术甘温性缓,健脾力强,补多于散,善于补脾益气,止汗。二药伍用,一散一补,一胃一脾,则中焦得键。脾胃纳运如常,水湿得以运化,不能聚而为患,人则康复无恙。主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胸脘满闷,脘腹胀满,肠鸣泄泻等病症。

茯苓

《中药学》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神农本草经》味甘平,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味甘性平无毒。

茯苓为利水行痰,通补兼长要药,主胸胁逆气,忧恚惊恐,治烦满咳逆,水肿淋沥,能除湿益燥,开胃平呕,除虚热,安心神。

《名医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气。

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心腹胀满,小儿惊痫,女人热淋。

补五劳七伤,开心益志,止健忘,暖腰膝,安胎。

张元素《医学启源》止渴利小便,除湿益燥,和中益气,利腰脐间血。

逐水暖脾,生津导气,平火止泄,除虚热,开肌理。

泻膀胱,益脾胃,治肾积奔豚。

吉益东洞《药征》主治悸及肉瞬筋惕也。旁治小便不利,头眩烦躁。

补脾生津,化痰利水。

恶白敛,畏地榆雄黄秦艽鳖甲,忌米醋及酸物,凡病人肾虚,小水自利或不禁,或虚寒,精清精滑均忌,入补药,宜乳蒸晒干用。

茯苓能行气而和缓,利水而不伤正,故通补皆宜,古今方中用者很多。

赤茯苓:性质功用与白茯苓同,尤能利窍行水,破结气,泻心小肠膀胱湿热,凡外感证多用之。

茯苓皮:主利水道,开肌理,治水肿肤胀,行水而不耗气,胜于大腹皮。

茯苓得木之气,又能疏土,故能化气行水。

《药性赋》:白茯苓补虚劳,多在心脾之有眚;赤茯苓破结血,独利水道以无毒。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作为学习目的而设计,不作为治病之处方,请勿盲目试药,因中医讲求的是辨证施治,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不良后果!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随时与我们联系(邮箱:

qq.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afupi.com/xgls/11691.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大腹皮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