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夏季经常喝的一味中成药:藿香正气水,是源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面记载下来的一味古方《藿香正气散》变化而来的。是传统中成药,最有名的是藿香正气水,还有丸剂和软胶囊。主要成分为藿香、茯苓、大腹皮、紫苏叶、白芷、橘皮、桔梗、白术、厚朴(姜炙)、法半夏、甘草等。功能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头痛昏重、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病症从藿香正气散的药物组成来看,这个方子以温热散寒祛湿的药物为主,是治疗寒湿的,但为什么会多用于炎热的夏季呢?从古至今,人们的习惯都一样,到了暑热的天,都是喜欢贪凉饮冷,古代人也有喝冰凉的井水,用井水镇西瓜吃的情况,有的人甚至在冰凉的石板上面睡觉。在夏天,天气热,人们的腠理开泄,皮肤的毛孔都打开了,此时用那么多凉的环境来影响自己,寒湿之气就比平时更容易入里。因此而引起的疾病,古代都有医案记载。而现如今冰箱,冷气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浑身大汗,然后冰镇饮料,一口灌下去,寒湿直接进入脾胃,或是直接站在冷气前给冷风吹。好像现在,外面的湿气本来就重,此时再加上冷气一吹,就是寒湿。本来是暑湿的夏季,直接被我们改成寒湿天了。所有的感冒,都是因为给邪风侵入身体导致的,此时我们从湿热的室外环境中,直接进入寒冷的开着空调的室内,本来在室外,体内的一些湿气可以通过汗液排出,结果进入室内后冷气机的寒气从张开的毛孔直接进入体内,然后又因为过度的冷气导致腠理凝闭,这样,湿气和寒气就被阻滞在了体内,于是形成寒湿的格局。
藿香正气散是治疗寒湿引起的病症的,而暑热之天,也是人们最容易感受寒湿的时候,过去很多医家也没有对此细想,结果很多人认为这个药只限于治疗暑湿病症,其实不对的,是所以寒湿的病症都可以用。
很多人说到了夏天不能用空调多难受啊?
回答是:如果当地实在是热,可以用冷气,但请记住,在进入有冷气的房间时,特别是全身大汗时,不要站在冷气的风口前对着吹。如果晚上睡觉一定要开冷气,最好是开着厅里的冷气,卧室里的不要开。大家想想,在冬天的时候,我们从温暖的房间里面,走到寒冷的外面,难道会一身汗地出去吗?不会,那一定会感冒的,我们会先散散汗,让自己的汗收了,然后再出去,这和此时是一个道理的。
那么,我们受了寒湿之邪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呢?一般会引起上中下三焦的问题,伤于上焦,则会导致心烦、头昏、头痛;伤于中焦脾胃则胸膈痞闷、脘腹胀满,或呕或吐;伤于下焦则引发便溏或泄泻。
还有一些人认为,藿香正气散只治疗胃肠型感冒,就是感冒同时上吐下泻的。其实很多感冒发烧,并没有上吐下泻,但是,是因为寒湿引起的,我们用此药,一样可以解决问题。怎么辩证呢?一般主要的症状有:头痛身重,呕吐恶心,泄泻肠鸣,纳谷不香,口中黏腻,胸膈满闷,脘腹胀痛等病症。那么,除了这些症状外还要观察一下当时的气候环境,如果此时雾气满天,或是阴雨,接连数天不见日光,湿气很重,此时感冒,一定要考虑到气候的因素。遇到此种气候,我通常会在一般治疗感冒的方法的同时,告诉患者加用藿香正气。或是直接用藿香正气来治疗。
注意事项:(1)素有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脏病、肝病、肾病等严重慢性病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2)应严格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婴幼儿、年老体虚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这是必须注意的一条。(3)患者服用三天后,症状无缓解,或出现其他严重症状时,应停药,医院就诊。(4)连续服用应向医师咨询。(5)除非在医师指导下,否则不得超过推荐剂量使用。(6)该药应放置于儿童不能触及处。(7)过敏体质者慎用。(8)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饮食宜清淡。
现在市面上的藿香正气有丸剂和软胶囊。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用的剂型来服用。
藿香正气水是液体剂型,由水煮及酒浸制而成,一般对于上焦症状明显,比如呕吐、头痛明显的,推荐服用藿香正气水,因为水剂起效主要在上焦。服用时可先将药水倒在杯中,再冲入约30毫升左右的热水趁热饮服,10分钟后再饮1杯热水。服后要避风,让身体微微有汗时最佳。服药时要忌食生冷、荤腥、油腻、酸辣等食物,对酒精过敏或不能饮酒者应慎用或改用其他剂型。近年,通过临床实践,发现了它的外用新功效,尤以皮肤科疾病疗效极为显著。头癣、手足癣、灰指甲现代医学认为皮肤癣、灰指甲是皮肤癣菌感染引起,而藿香、紫苏、白芷、桔梗分别对多种致病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故而在临床中治疗头癣、手足癣、灰指甲有较好的疗效。用藿香正气水涂擦患处,每日1-2次,有条件每日多擦几次。
藿香正气丸是散剂的变形,尤其是水丸,效果更好。一般的情况都可以用,如果是腹泻明显,更推荐使用这个剂型,因为丸剂会融化的慢些,一般对于中、下焦的效果更好。
藿香正气软胶囊是中药新剂型,容易服用、口感较好。对于脾胃等中焦的症状明显的,推荐用这个软胶囊。
古代的经典方子,都是创立者千锤百炼而来,所以只要对证,效果是非常好的。一般情况下,感冒者使用藿香正气丸(小粒的那种水丸,不是大蜜丸)这个剂型就可以。但每次感冒,还是需要专业的辩证治疗,因为各个地域不同,感病原因不同,病情也会不同,所以生病了还是需要让附近的医生帮助分析一下,再用药。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afupi.com/xgls/5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