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大腹皮 > 大腹皮用法用量 > 正文 > 正文

内科学泄泻二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8/15 15:16:32
白癜风康复 http://www.ntltqx.com/m/

1.下列属于泄泻之湿热伤中证主症的是

A.嗳腐酸臭,不思饮食

B.粪色黄褐,肛门灼热

C.泻下如水样

D.泻下粪便臭如败卵

E.腹痛泄泻,泻后痛减

2.下列属于泄泻之食滞肠胃证代表方的是

A.保和丸

B.葛根芩连汤

C.枳实导滞丸

D.参苓白术散

E.乌梅丸

3.下列属于泄泻之肝气乘脾证治法的是

A.抑肝扶脾

B.分利止泻

C.和中止泻

D.健脾益气

E.固涩止泻

4.治疗泄泻之脾胃虚弱证且兼有脱肛宜选用

A.参苓白术散

B.葛根芩连汤

C.痛泻要方

D.补中益气汤

E.真人养脏汤

5.下列属于泄泻之肾阳虚衰证治法的是

A.消食导滞,和中止泻

B.清热利湿,分利止泻

C.温肾健牌,固涩止泻

D.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E.以上都不正确

答案解析

1.B

泄泻之湿热伤中证的临床表现有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2.A

泄泻之食滞肠胃证的代表方是保和丸加减。常用药有神曲、山楂、莱菔子、半夏、陈皮、茯苓、连翘、谷芽、麦芽。

3.A

泄泻之肝气乘脾证的证机概要是肝气不舒,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治法是抑肝扶脾。

4.D

泄泻之脾胃虚弱证若见久泻不止,中气下陷,或兼有脱肛者,可用补中益气汤以益气健脾,升阳止泻。

5.C

泄泻之肾阳虚衰证的证机概要是命门火衰,脾失温煦。治法是温肾健牌,固涩止泻。

细目七泄泻(续)

2.湿热伤中证

证候: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证机概要:湿热壅滞,损伤脾胃,传化失常。

治法:清热利湿,分利止泻。

代表方:葛根芩连汤加减。

常用药:葛根、黄芩、黄连、甘草、车前草、苦参。

加减:若夹食滞者,加神曲、山楂、麦芽消食导滞;若见大便欠爽,腹中痞满作痛甚者,可加木香、大腹皮、枳壳等以宽肠理气;若湿邪偏重,胸腹满闷,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舌苔微黄厚腻者,加藿香、厚朴、茯苓、猪苓、泽泻健脾祛湿,或合平胃散;若在夏暑之间,症见发热头重,烦渴自汗,小便短赤,脉濡数,可用新加香薷饮合六一散表里同治,解暑清热,利湿止泻。

3.食滞肠胃证

证候: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实。

证机概要:宿食内停,阻滞肠胃,传化失司。

治法:消食导滞,和中止泻。

代表方:保和丸加减。

常用药:神曲、山楂、莱菔子、半夏、陈皮、茯苓、连翘、谷芽、麦芽。

加减:若食积较重,脘腹胀满,可因势利导,根据“通因通用”的原则,用枳实导滞丸;食积化热可加黄连清热燥湿止泻;兼脾虚可加白术、扁豆健脾祛湿。

4.肝气乘脾证

证候:腹痛泄泻,泻后痛减,腹中雷鸣,攻窜作痛,矢气频作,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而作,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舌淡红,脉弦。

证机概要:肝气不舒,横逆犯脾,脾失健运。

治法:抑肝扶脾。

代表方:痛泻要方加减。

常用药:白芍、白术、陈皮、防风。

加减:若胸胁脘腹胀满疼痛,嗳气者,可加柴胡、木香、郁金、香附疏肝理气止痛;若兼神疲乏力,纳呆,脾虚甚者,加党参、茯苓、扁豆、鸡内金等益气健脾开胃;久泻反复发作可加乌梅、焦山楂、甘草酸甘敛肝,收涩止泻。

5.脾胃虚弱证

证候: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食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加,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证机概要:脾虚失运,清浊不分。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代表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常用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砂仁、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子肉、薏苡仁。

加减: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可用理中丸以温中散寒;若久泻不止,中气下陷,或兼有脱肛者,可用补中益气汤以益气健脾,升阳止泻;若兼有湿盛者,可用升阳除湿汤加减。若胃热而肠寒交错者,可仿诸泻心汤意,寒热并调。

6.肾阳虚衰证

证候: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完谷不化,腹部喜暖,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证机概要:命门火衰,脾失温煦。

治法:温肾健牌,固涩止泻。

代表方:四神丸加减。

常用药: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

加减:若脐腹冷痛,可加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若年老体衰,久泻不止,脱肛,为中气下陷,可加黄芪、党参、白术、升麻益气升阳;若泻下滑脱不禁,或虚坐努责者,可改用真人养脏汤涩肠止泻;若脾虚肾寒不著,反见心烦嘈杂,大便夹有黏冻,表现寒热错杂证候,可改服乌梅丸;若久泻伤阴,阴阳两伤者,症见泄泻或溏或濡,时干时稀,不思饮食,食后腹胀,口干咽燥不欲饮,形体消瘦,面色无华,唇红,手足心热,倦怠乏力,舌质淡红或边尖红,苔少或黄腻或白厚,脉细数或带滑,当以调补脾肾之阴为主,兼顾补气健脾助运,方用张景岳胃关煎加减。

要点五转归预后

急性泄泻,及时治疗,多数短期内可痊愈。少数病人,暴泻不止,损气伤津耗液,可成惊、厥、闭、脱等危证,特别是伴有高热、呕吐、热毒甚者尤然。

急性泄泻因失治或误治,迁延日久,由实转虚,可转为慢性泄泻。日久脾病及肾,肾阳亏虚,脾失温煦,不能腐熟水谷,可致命门火衰之五更泄泻。

要点六预防调护

起居有常,注意调畅情志,保持乐观心态,慎防风寒湿邪侵袭。饮食有节,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食物为主,可食用一些对消化吸收有帮助的食物,如山楂、山药、莲子、扁豆、芡实等。避免进食生冷不洁及难消化或清肠润滑食物。

急性泄泻患者要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食辛热炙博、肥甘厚味、荤腥油膩食物;某些对牛奶、面筋等不耐受者宜禁食牛奶或面筋。若泄泻而耗伤胃气,可给予淡盐汤、米粥以养胃气。若虚寒腹泻,可予淡姜汤饮用,以振奋脾阳,调和胃气。

编辑:神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afupi.com/yfyl/61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大腹皮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